“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有一個十分突出的‘中國元素’—23層的北京大廈陽光酒店。這座由中國人建設、經營和管理的五星級酒店,每年接待多國政要。由于離總統府很近,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有時也會光臨這里,品嘗中餐。”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樂玉成日前為《人民日報》撰文時寫道。哈薩克斯坦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中亞四國的一站。
據外交部消息,9月3日,習近平主席踏上對中亞四國的訪問之旅,這是他就任主席之后對中亞的首次訪問。在訪問期間,他還將參加兩次重要的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以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中方將提新合作建議
9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四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期間,將與各國元首舉行正式會談,分別會見各國總理、議長等主要領導人,并共同簽署聯合宣言等政治和合作文件。
據洪磊介紹,習近平主席將與中亞各國領導人就深化雙邊關系、推動各領域互利合作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提出新的合作建議,全面提升中國與中亞各國雙邊關系水平。雙方還將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協調立場。習近平主席還將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系統闡述中國新一屆政府對中亞的外交政策。
金磚領導人將會晤
9月5日至6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在圣彼得堡舉行的G20峰會。這次峰會的主題是增長和就業,討論世界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就業和投資、發展、貿易等議題。峰會前還將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繼續討論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等財金合作議題,通過加快金融安全網建設來增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和市場信心。
9月13日,習近平將參加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舉行的上合組織元首理事會。本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主題是研究部署進一步深化成員國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舉措,并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協調立場。
焦點
中亞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專家稱中亞穩定關乎中國西部穩定
1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榮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用“源遠流長的友好睦鄰、深入合作的經濟伙伴、關系我國西部安全的重要鄰國”來總結它對中國的意義。
陳玉榮指出,歷史上,中亞國家都在絲綢之路上。絲綢之路作為一條紐帶,連接了中國和中亞的友誼,也讓中亞各國了解了中國文明。如今,古絲綢之路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不斷深入。中哈石油管道,將哈薩克斯坦的石油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讓中國的華東甚至廣州,都用上了中亞的天然氣。此外,中國已是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合作伙伴、是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與中亞地區的經濟合作不斷深入,不斷拓展。
陳玉榮還強調,在外交上,中亞也具有重要意義。中亞國家既是我國西部的重要鄰國,又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土庫曼斯坦除外)。中亞地區的穩定,關系到我國西部地區的穩定。
2
中國與中亞有哪些合作?
專家稱安全合作為第一優先方向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榮指出,安全合作是中國和中亞合作的第一優先方向。中亞地區地處歐亞接合部,冷戰之后,一直不平靜。中國和中亞國家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安全領域的合作,維護了地區的基本穩定。中哈、中烏、中吉都進行了雙邊或多邊的軍事演習,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臺。
陳玉榮稱,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出訪,可以說是開拓、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務實合作之旅。中亞國家正處高速發展時期,很希望得到中國的技術和支持。在務實合作方面,中哈在非資源、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都有廣泛合作;哈薩克斯坦尤其希望在交通領域從中國得到更多技術;中國與土庫曼斯坦之間的能源合作進展良好;在高新技術與基礎設施領域,土庫曼斯坦也有很多需求。
此外,陳玉榮認為,習主席的出訪會為中國與中亞地區的人文交流與合作注入新活力。中亞民眾對中國的現狀可能了解得不夠多,高層出訪則是重要推動契機,會增進中亞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帶動民間交流。
3
美俄矛盾“傷害”G20峰會?
專家稱G20峰會為財經平臺,外交問題搶占風頭可能性不大
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出訪,將參加在俄羅斯舉行的G20峰會。此前,美俄因斯諾登揭露美國情報監控事件而關系緊張,敘利亞危機如今愈演愈烈。G20峰會是否會受到這些地區形勢的影響?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黃薇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外界對此的擔憂,可以理解,不過,G20峰會的重要性不會變化,主要成員國依舊會以全球經濟增長作為主要目標來參與此次峰會。在美俄經濟這么緊張的情況下,奧巴馬依然來參加G20峰會,也反映了G20峰會的重要性。
黃薇稱,更重要的是,G20峰會的合作體系是有層級性的。首腦峰會下面還有各種工作組、財長會議等,最后的G20峰會只是所有工作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很多工作都在正常運轉。
黃薇指出,G20峰會本身是一個財經平臺,外交安全不是其主要議題,因此斯諾登事件、敘利亞危機搶占風頭的可能性不大。
4
中國在G20中有何作用?
專家稱中國進入全球治理引領者之列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黃薇解釋說,盡管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時間并不長,然而中國的確已進入了全球治理的引領者、包括一些制度設計的創始者之列。
黃薇表示,中國在全球已是比較重要的經濟體,是G20所有成員國中一個重要利益攸關方。中國經濟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外界;同時,中國也是開放經濟體,外部的貿易環境對中國影響比較大。雖然中國的全球治理經驗有限,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在全球治理中發揮作用。
黃薇指出,中國對自己的經濟治理是比較有心得的,也是全球效仿的一個對象,這里面也有很多經驗會慢慢地在G20中得以傳播。此外,因為中國與全球經濟的外部環境已密不可分,所以中國在參與G02過程中是比較積極主動的,也會引導一些全球規則的制定。
5
上合組織在中亞扮何種角色?
專家稱正因其存在,中亞總體局勢才得以穩定
9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陳玉榮認為,此次峰會對于地區穩定有著特殊意義。
據其介紹,此次峰會舉行的時機非常特殊,中亞安全形勢面臨新挑戰:美國2014年要從阿富汗撤軍,而阿富汗形勢一直對中亞有沖擊作用;此外,中東和北非地區長期面臨政治動蕩,因此,此次上合組織峰會與會國領導人探討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如何面對這種新形勢。
陳玉榮指出,盡管上合組織是一個年輕的區域性國際組織,然而它在維護中亞地區的穩定,促進中亞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帶動組織框架內的雙邊多邊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就。上合組織,非常務實,不可替代,在維護中亞穩定安全方面,起著支柱作用。正因為上合組織的存在,中亞地區總體局勢才得以穩定。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