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融合日本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大師
www.fjnet.cn?2013-09-03 08:52? 上官云?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wǎng)9月3日電(上官云)綜合報道,威尼斯當?shù)貢r間9月1日,72歲的宮崎駿將退休的消息對外界公布,目前正在上映的作品《起風了》成為其收山之作。這條新聞很快引發(fā)影迷的一片惋惜之聲。宮崎駿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動畫大師,其作品藝術風格將日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巧妙融合,故事內(nèi)容表達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關懷,受到全球動漫迷的追捧。 宮崎駿1941年出生于日本,他參與編劇導演的動畫影片《天空之城》、《龍貓》等在全球動漫迷中影響廣泛,2001年推出的《千與千尋》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高榮譽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迪斯尼把他尊稱為動畫界的“黑澤明”。沒有他,日本的動畫事業(yè)或許會大大遜色。 獨特的主題表達與人物角色 宮崎峻的作品看似套路單一,多表現(xiàn)困境中奮起或不屈斗爭的主題,但他的獨特之處就在于整部作品并沒有停留在講述故事的層面上,而是將夢想、生存、成長這些令人反思的東西融合其中。 《千與千尋》就是一個典型的宮崎峻式的故事。千尋一家落入了幻境,父母因為貪婪變成了豬,千尋孤身一人在精靈匯集的溫泉拼命工作,歷經(jīng)磨難,最終成長為能夠獨自面對困難的女孩。 這部片子站在千尋這個孩子的角度,講述一個平凡女孩在窘境中拯救父母、找回自信的經(jīng)歷。影片中營造的幻境小鎮(zhèn)似乎只是現(xiàn)實社會的縮影,幻境中的那些人,他們的生活與現(xiàn)實的俗世并沒有太大區(qū)別,同樣有善惡、貪欲和勾心斗角。 與日本其他幾位知名導演比起來,宮崎駿作品中最有特點的便是設置了各種“精靈”角色,它們共同構成了宮崎駿動畫片的一大特色。這些精靈是連接人類和大自然的紐帶,它們的沉默、孤獨、傷感使畫面氣氛充滿感染力,比如《千與千尋》中的“煤炭球”,《幽靈公主》中的樹精,都那么膽小、怯懦,小心翼翼地靠近人群,默默的注視著滿是欲望的現(xiàn)實世界。 其實,在很多亞洲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中都有崇拜自然生靈、追求萬物和諧的價值觀,但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泛濫,持有這種價值觀的人漸漸被現(xiàn)實同化。宮崎駿或許是最后一個真正信仰“自然”的動畫導演,就是這份自然流露的對萬物生靈的“平等尊崇”,構建了他整個電影世界的美學框架,深深吸引了不同國家與種族的人。 除去獨特的主題表達,宮崎峻動畫的主角也不是美國式的超級英雄,多為普通少男少女。這些“平民角色”個性善良單純,心靈純凈,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如《天空之城》里的希達,《龍貓》里的小月和小梅以及《千與千尋》里的千尋等等。 曾有人評價說,宮崎駿動畫角色有定型化、模式化的傾向,但實際上,他每部作品中的角色都彰顯出不同的個性。《風之谷》中的娜烏西卡不僅勇敢,還擁有圣女般純潔的心靈,為了家園安寧可以犧牲自己。千尋與蘇菲固然堅強,卻只有在困境之中才能激發(fā)出來。在《幽靈公主》中,小桑憎恨人類,卻不失善良本性,仍然會熱烈的追求愛情。 |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3]宮崎駿想退休網(wǎng)友挽留:72歲不算老 還能出佳作
- [ 09-03]宮崎駿下周正式宣布退休 封山作亮相威尼斯
- [ 09-02]日本電影界人士評論宮崎駿退休:應予以尊重
- [ 09-02]威尼斯觀眾惋惜宮崎駿將退休 冀其收回引退宣言
- [ 09-02]動畫導演宮崎駿:風格溫暖動人 反對修憲受關注
- [ 09-02]宮崎駿退休震動日本電影界 本人尚未親口宣布
- [ 09-01]《起風了》成收山之作 動漫名導宮崎駿宣布引退
- [ 07-24]宮崎駿《起風了》首映票房創(chuàng)新高 或超100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