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談“甄嬛時代”的“三國”:性別權力斗爭崛起
www.fjnet.cn?2013-09-03 16:46? ?來源:北京晚報 我來說兩句
“四大中國古典名著中,林奕華因自身性格原因,最偏愛的是《紅樓夢》,一直逃避的是《三國演義》。然而,《紅樓夢》卻被他放在最后進行改編,反倒是繼探討“男人之罪”的《水滸——什么是男人》和探討“生活之難”的《西游——什么是范特西》之后問世的《三國——什么是成功》,成為“非常林奕華改編四大名著系列”中首部亮相于內地觀眾面前的作品。 和前兩部作品一樣,劇中沒有古裝戲服,有的卻是當代人的心結苦痛。“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戲劇與現代人的關系。”在巾幗無雙版《三國》中,導演林奕華動用了《賈寶玉》中飾演“十二金釵”的女演員,去演繹這個原本只有男人的故事。“在現代社會,女性扮演的角色,與十年前、十五年前有很多不同。因為,這是一個‘甄嬛’的時代。”林奕華說,“這就是我為《三國》尋找到的切入點。” 什么是“甄嬛時代”?林奕華解釋:“簡單地說,就是當現代女人已擁有了方方面面的自由和話語權后,在地球的這一邊,有一種權力斗爭已經崛起。不,不是已經,應該是千百年來不曾消失,不愿離去,因為活在當下的人們對它無限眷戀,這便是‘宮斗’。辦公室是‘后宮’,教室是‘后宮’,整個人生都是‘后宮’——誰叫我們的社會造就了越來越多自覺‘微不足道’,隨時可被替換、廢棄的‘妃嬪’們?為了生存,她們自覺必須終日活在你死我活的互相殘殺、互相陷害之中?” 在劇本創意階段,林奕華和主創團隊在臺北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研讀這本寫滿了帷幄謀略和英雄情長的《三國演義》。曾和林奕華合作過《賈寶玉》的香港女編劇黃詠詩說:“每個人物都有他的性格。諸葛亮無奈、周瑜嫉妒,而曹操困于頭痛。與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相比,漢獻帝最不讓我喜歡,因為他是一個很被動的人,一生只做過一件主動的事情,還注定要失敗。”但在編劇過程中,黃詠詩也慢慢體會到這個皇帝的可憐。“衣帶詔”里,短發白襯衣的女學生跪坐在桌上,淚流滿面地替漢獻帝質問所謂的“皇帝命”。這是漢獻帝的悲。“漢獻帝這個人物有點像今天的男人”,林奕華說,“他有男人的身體,但很多時候無法發揮男人的作用。” 而在“斬華佗”里,曹操因為害怕別人不愛自己,于是寧可自己先不愛任何人。林奕華和黃詠詩將華佗設計成曹操的另一個人格。曹操的頭痛,是他對自己內心的恐懼。當身穿白衣的“華佗”和身穿黑衣的“曹操”用掰手腕的方式“內心角力”時,害怕輸掉比拼的曹操,用身體和左手,死死抓住桌子。“到最后他也不肯放手,他的固執讓他變成化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2]話劇《三國》在京落幕 觀眾:網球運用令人叫絕
- [ 05-10]香港導演林奕華:每一個年輕人都是賈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