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談“甄嬛時代”的“三國”:性別權力斗爭崛起
www.fjnet.cn?2013-09-03 16:46? ?來源:北京晚報 我來說兩句
隨著十二堂歷史課的進行,學生一個個退出,只剩下可以自絕于愛和痛的司馬懿留到最后,孤獨地迎接畢業禮。和小說《三國演義》一樣,舞臺劇《三國》中,最終的成功者要算是司馬懿。但林奕華卻覺得失敗遠比成功有趣,于是他將“What is success?(什么是成功)”定為舞臺劇《三國》的副標題。 “我們借《三國》來問什么是成功,是因為在歷史上,很多人付出過、貢獻過,我們記得他,卻往往不是因為他的成功,而是因為他的失敗。那些失敗中,我們看到犧牲,看到他們的性格與命運,也是在這些犧牲里面看到前仆后繼,看到因循與教訓。” 林奕華坦言自己為了這部戲哭了很多次,“都是在用眼淚排戲。”他說:“現代的觀眾心都硬了,因為不想痛,但我就是要觸碰它。現在的我越來越悲觀了,但這悲觀也有一種積極,因為悲觀,人才會思考。”林奕華表示,自己做《三國》并不是想給大家答案,而是想給大家問號;而有的時候,找到了問號,心中就已然有了答案。“就像《三國演義》里男人的羨慕嫉妒恨,為什么羨慕嫉妒恨?因為不快樂。為何不快樂?因為他想成為別人。為何要成為別人?因為別人有的,他也想要。為什么他也想要?因為他不想要過程只想要結果。為什么?因為他怕失敗,他怕成長。為什么?因為成長就是成為自己,沒有保證的過程。” 一直充滿省視和思辨的林奕華說:“《三國》有趣,正由于表面上談的是謀略、斗爭,骨子里還是關于‘欣賞’、‘友誼’。而我們的‘甄嬛’們,如果不能主動‘出宮’;卻是繼續對號入座的‘入宮’,恐怕即使活多一百年,還是只能依附千秋萬代的父權架構,在各種自我憎恨、自我扭曲、自我折磨的封閉時空里載浮載沉。如果人類真是走向另一個母系時代,誰會想要看見我們的未來,叫‘后宮’?!”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9-02]話劇《三國》在京落幕 觀眾:網球運用令人叫絕
- [ 05-10]香港導演林奕華:每一個年輕人都是賈寶玉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