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事變牽動國際社會神經 歐盟憂慮美國尷尬
www.fjnet.cn?2013-09-03 17: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歐盟憂慮美國尷尬 穆爾西被罷黜當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就發表聲明,對埃及局勢表示持續關注和嚴重關切。阿什頓還兩赴開羅“救火”,在埃及軍方和臨時政府以及穆爾西和穆兄會之間進行斡旋,以期實現雙方和解。有消息披露,在埃及當局決定“清場”前,歐盟曾向臨時政府提供了一份得到穆兄會認可但遭到埃及當局拒絕的“和解”方案。及至軍方采取“清場”行動后,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發表聲明,對埃及局勢發展深表憂慮,并稱歐盟將在未來數天內緊急審視與埃及的關系,并采取相應措施。 埃及事變頗令歐盟糾結。一些成員國領導人出于維護“西方價值觀”考慮,對埃及當局鎮壓和平示威者的行動予以譴責,要求埃及安全部隊保持克制;還有一些國家領導人呼吁歐盟重新考慮對埃及的經濟援助,甚至主張斷援。去年11月,歐盟批準一項向埃及提供50億歐元(約合63.5億美元)的財政援助計劃。正當外界普遍關注歐盟在對埃及援助方面是否會發生變化的時候,8月21日召開的歐盟特別外長會議給出了答案。經過長達數小時的激烈爭論,28國外長通過了一項“折中”方案,決定限制成員國對埃及的武器出口,但不停止經濟援助。理由是斷援會傷及脆弱的埃及經濟,危害無辜的埃及人民。 “清場”行動及其造成的大量人員傷亡,把一向以“維護人權”自居的美國置于非常尷尬的境地。奧巴馬政府除了口頭“譴責”、取消9月與埃及的聯合軍演和暫時停止運交4架F-16戰斗機等象征性措施,至今并未采取實質性的施壓舉措。在美國國會和世界輿論的壓力下,如何處理這個“價值觀”與“利益”的矛盾問題,頗令奧巴馬尷尬。 眾所周知,美埃關系非同一般,美國在埃及有著重大戰略利益。作為中東大國之一,埃及是美國對亞洲和非洲投棋布子所依賴的橋頭堡。據美國媒體援引美軍中央司令部的數字報道,在過去的一年里,有2000多架次美國軍機飛經埃及領空,支持在阿富汗或中東地區的各項任務。另據駐巴林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稱,每年該艦隊有35艘至45艘軍艦通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包括航母戰斗群。在各國船只排起長龍等待通過這條狹窄的水道時,埃及會讓美國艦船插隊、優先通過。此外,考慮到同伊朗對峙、國際反恐和維護以色列安全等因素,埃及的獨特作用更顯重要。 當然,美國在埃及的特權也不是白來的,美國每年給埃及的15.5億美元援助(其中13億美元為軍援)就是回報之一。這一例行援助,從1979年埃以戴維營和平協議簽署至今已延續了30多年,援助數額最多時曾達到20億美元。這筆經援對經濟十分脆弱的埃及來說,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 自埃及事變發生以來,美國這筆15.5億美元的經援,一直面臨嚴峻考驗。為了在埃及危機中維護美國推行的“西方價值觀”,有人打起了它的主意。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強烈要求奧巴馬停止對埃及的這筆援助,以此壓埃及當局停止對示威群眾的武力鎮壓。然而,斷援顯然會影響美埃關系,從而會使美國面臨失去對埃及的特權和影響力的危險。過往無數事實證明,在“價值觀”和“現實利益”發生矛盾的關鍵時刻,前者往往給后者讓路,這一次恐怕也不會例外。據悉,在各方的壓力下,是否要做做樣子,適度削減經援數額,正在困擾著奧巴馬。 美國15.5億美元的援助數額,對十分困難的埃及經濟來說,雖然算得上雪中送炭,但也并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埃及臨時政府總理貝卜拉維8月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明確說,即使沒有美國的援助,埃及也能找到其他方法“撐下去”。其實,從力挺埃及當局的海灣阿拉伯國家爽快作出的120億美元的經援承諾來看,貝卜拉維的表態并非在吹牛。更何況沙特已有言在先,沙特等國愿意彌補埃及可能出現的外援缺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3]埃及首都一警局遭自制炸彈襲擊 造成兩人受傷
- [ 09-03]俄媒:埃及穆兄會解散聽證會將于11月12日舉行
- [ 09-03]埃及局勢影響蘇伊士運河安全 危及世界能源市場
- [ 09-02]埃及宣布成立50人專門修憲小組
- [ 09-02]埃及在蘇伊士運河挫敗針對中國巨輪的恐怖襲擊
- [ 09-01]埃及決定從31日開始縮短宵禁時間
- [ 08-31]埃及新一輪示威沖突致6死50傷 當局警告勿違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