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教師節送禮:學校競爭等扭曲師生關系
www.fjnet.cn?2013-09-06 06:38? ?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吳老師:老師也有壓力,有些家長就特別誠懇,他就覺得好像你不收這個東西,是不是會對他的孩子另眼相待,或者是對他的孩子不那么關注了。說白了其實就是想讓我們對他的孩子多照顧一點,應該是有壓力的。 有著30年教齡的黃老師認為,家長給老師送禮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師的物質生活水平,不過從身為教師的精神層面來說,這是對老師這個職業的玷污。 黃老師:有時候我們確實很難為情,推都推不掉,有很大的壓力。其實作為老師,對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送點禮物,就會對哪一個孩子好一點。 一位年輕的教師表示,他更希望得到的是學生和家長的肯定、尊重,家長不必非得送什么貴重的禮品或者是吃請。 申老師:我記的有一次最多送回了三次,就是還他一次他再送來,我們很有壓力。每到教師節,孩子送你一只自己做的小花,門口買的的假花,其實就可以了,或者一個小賀卡。甚至如果那天孩子表現特別好,我們覺得比收到什么禮物都開心。 【官方呼吁:不要給老師送禮】 在教師節這樣的特殊日子,不送禮,家長就真的會很擔心,萬一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不好該怎么辦?送什么也會很發愁。 教育部教師司副司長殷長春在接受中國之聲獨家采訪時也對家長發出了呼吁。 殷長春:首先,對家長的心情表示理解,一個電話,一束花、一個賀卡,這也是對教師表達謝意表達敬意的方式,但是如果提到送禮,這里指貴重禮品甚至是一些購物卡,這不利于保持校園這一片凈土純凈的藍天。我們希望家長能夠理解,為了讓你的孩子在這一片藍天之下健康的成長,不要給老師送禮。 作為收禮一方的老師,其實也很為難,收與不收都有無奈。殷長春司長表示,對教師的為難表示理解,同時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殷長春:教師確實很為難,家長通過送禮的形式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更關照一點,更盡心一點,對老師來說,消除家長疑慮的辦法就是對每個孩子都充滿愛心,有教無類,不對任何一個孩子歧視、偏心。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從那時起,很多老教師突然感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人”了,而且是一個“高尚的人了”。春蠶、蠟燭再度被人們記起,奉獻、付出重新成為主流。過年,給老師送碗餃子、送副春聯便成為那時候最紅火的事情。 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頒布,而,隨著90年代高考的升溫,老師的地位確實也是在不斷地提高,節日里,從家長為老師親手織的毛衣到當時流行的皮鞋不一而足,但是大都還只是小商品為主,不少像毛衣這樣的物品甚至是直接出自家長之手。 如今,老師們走下神壇幻化出各種形態,義務教育學校的教職員工主要實施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時代,可能會遭遇工資“不升反降”的困境。而同樣面對著升學的壓力,從傳統節日到西洋節,高檔白酒、電子產品、購物卡甚至是部分奢侈品和現金便理所當然地出現在了部分家長送給老師的禮物中。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4]長沙嚴懲教師節送禮 老師收禮可取消任教資格
- [ 09-10]教師節送禮遇冷 鮮花銷量今年比不上去年
- [ 09-12] 送黃金送旅游 教師節送禮“傷不起”
- [ 09-09]教師節送禮不斷升級 老師:真心不喜歡家長送禮
- [ 09-09]教師節送禮進化史:離學生的意愿越來越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