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慰安婦”對日訴訟第一人離世引關注
www.fjnet.cn?2013-09-08 20:54? 李新鎖?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陽泉9月8日電 (李新鎖)9月8日,在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羊泉村,84歲的萬愛花在故鄉下葬。4日,萬愛花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匆匆離世。作為中國“慰安婦”對日訴訟第一人,萬愛花一生飽受屈辱、顛沛流離,最終也未得到道歉、賠償。此間,中日兩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人士一致表示要繼續戰斗,“為受害人討回公道”。 萬愛花的靈堂設在村口一處高地,60多年前,萬愛花在多次遭受日軍性侵、虐待之后,帶著養女李拉弟遠離家鄉,一路乞討到太原謀生。從那時起,萬愛花很少再回家鄉。 李拉弟說,從4歲起跟著母親離開盂縣,幾乎沒有回過家鄉。這次送母親歸葬故里,家里人都借住在村中遠房親戚家。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找到萬愛花的老屋。老屋已廢棄多年,院墻傾頹,荒草占據了院內空間。只有門口的石磨、門前的石徑提示這里曾經有生活的氣息。 萬愛花辭世,引來中日各界人士關注。山西“慰安婦”民間調查員張雙兵提前到來,幫忙照應。日本“山西查明會”、上海師范大學“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山西省公益事業促進會等組織獻上花圈,送別老人最后一程。萬愛花的晚輩李才林說,老人一輩子受苦受難,最終也沒“要回公道”,我們希望盡力讓老人走得安心。 作為中國長期研究“慰安婦”問題的學術研究機構,上海師范大學“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和萬愛花結識10多年。得知萬愛花去世,上海師范大學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麗菲趕到山西盂縣。在她看來,萬愛花第一個站出來公開起訴日本政府,這對日本國民認知歷史事實,對中國國民認知歷史教訓,都具有重大意義。萬愛花生前曾多次表態,對日訴訟會持續下去。她死后,她的晚輩子孫要繼續堅持,直到日本政府道歉、賠償。陳麗菲說,幸存老人大多生活困難,甚至沒有子女。政府、慈善機構應該在生活、法律、學術援助方面,對“慰安婦”問題予以更多關注。 在國內各界送別萬愛花老人的同時,日本“山西查明會”、日軍性暴力圖片展執委會等日本民間機構也發來唁電。石田米子、大森典子、池田惠里子等日本友人表示,萬愛花大娘多次遠赴日本出庭作證,并鼓勵其他受害老人對日訴訟。面對敗訴這一不正當的裁決結果,萬愛花大娘深感憤怒、無助,但始終不曾放棄。萬愛花大娘苦難、戰斗的一生,“將激勵我們戰斗下去,絕不言棄”。 據介紹,此前,上述日本友人每年都要到山西太原看望萬愛花,并給予資助、慰問,老人的離去對他們造成“沉重的打擊”。8日中午,在最后送別養母萬愛花的前一刻,養女李拉弟鄭重聲明,母親去世后,她將繼續對日訴訟,“討還公道”。無論成敗,都要堅持下去,“了卻母親最后的心愿”。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8]控訴日軍性侵第一人萬愛花去世 至死未獲道歉
- [ 09-07]慰安婦萬愛花最后的日子
- [ 09-06]“慰安婦”萬愛花最后日子:只想聽日本政府一句道歉
- [ 09-05]中國慰安婦受害作證第一人萬愛花去世 享年84歲
- [ 08-30]韓國政府再呼吁日本共同協商解決慰安婦問題
- [ 08-28]韓國慰安婦傳記將發行中英文版 曾贈安倍日文版
- [ 08-22]日山口縣因韓地方向日贈送慰安婦書籍而拒其訪問
- [ 08-17]日學者創建慰安婦史實網站 主張日政府正式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