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子守山26年未發生過火災 巡山路能繞地球一圈
www.fjnet.cn?2013-09-13 11:57? ?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龍眼洞林場張來仔精心守護4000多畝林區 26年從未發生過火災 頭戴防蟲面罩,手持長鐵鍬,黑瘦的張來仔是龍眼洞林場的森林“守護神”。這個49歲的漢子,在這里一守就是26年,累計巡山超過2.5萬小時。長期生活在森林里,他早已練得一身“飛檐走壁”功,走山路比普通人走平地還要快,他巡山里程累計已超過4萬公里長的地球赤道,相當于繞了地球一圈多。 26年來,他守護的4000多畝林區,從未發生過火災和林木偷盜行為,他被評為“全國優秀護林員”、“國土綠化突出貢獻人物”,獲得過“全國綠化獎章”。 山路顛簸泥濘,幾乎看不到行人。車門一開,立即被蚊蟲環繞,放眼望去,只有一間小屋,張來仔就住在這間位于山路旁的小屋里。一手握著鐵鍬,一手拿著防蚊罩,張來仔就在家門口旁接受記者采訪。他說,自己一般每天早上8點就出門巡山,中午12點回到小屋,下午兩點再次出門巡山,傍晚6點多回來,晚上睡在小屋。 練就“飛檐走壁”功 張來仔口中看似平淡的“巡山”,其實也有許多任務:發現有偷砍偷伐行為時,要第一時間阻止,必要時向森林公安報案;發現樹木長勢不好、出現嚴重病蟲害時,要向林場生產科報告;每逢候鳥遷徙時節,常有人布網捕鳥,要將“陷阱”一一破壞;每年9月至次年4月為特別防火期,要特別注意偵察火情,巡邏時間也要增加。 張來仔有摩托和單車,但他仍覺得步行是最好的方式。多年的森林生活,他練得一手“飛檐走壁”功。5米多高的陡坡,傾斜度超過70度,他十幾秒便跑了上去。不到一會,又小跑著下了坡。一邊走還一邊傳授經驗:“下坡要側身丁字馬,腳部所有力量集中在腳前掌,重心穩了就不容易摔。” 自制“法寶”來護身 張來仔每次巡山都會將兩件法寶帶在身上,一件是上面帶有小鉤的鐵鍬,另一件是自制的防蟲面罩。他形容鐵鍬是“樵夫的砍柴刀”,“可當武器,可開路,可及時隔斷火源”。巡山過程中常有成群的蚊蟲沖進鼻子和嘴巴,他有一次在看軍事節目時發現了對抗蚊蟲的好方法,自己用窗紗制作了一個防蚊面罩縫在帽子里,戴上帽子就可以防蚊。 今年廣州雷雨天氣特別多。張來仔對雷雨天愛恨交加,“好處是下雨能澆熄火種,山火發生的幾率又降低了,不好是行雷,這里是雷區,幾乎無處可躲!” (下轉A11版) 張來仔說,以前每次打雷,屋內的家電都會被燒。有一次,雷電劈中家里的擴音器,轟的一聲成了一個火球。后來,林場在附近安裝了避雷針,家電雖得以幸免,但每逢雷雨天家里仍能看到電光。 廣州城區只去過一次 山里的生活非常枯寂,見動物的時間可能比人還多,張來仔的“徒弟”剛上山兩年就覺得難以忍受,但張來仔已經找到許多排遣孤獨的方式。晚上他會一個人在小屋里練字、寫寫小詩。 張來仔的妻子梁全娣是林場的臨時工,兩人的家就安在山下。張來仔一般每半個月下山回家吃一次晚飯,吃完后又回到山上繼續守林,逢年過節也是如此。雖然每月工資只有2000多元,但張來仔覺得挺滿足。 每天巡山登到高處,繁華的廣州城盡收眼底,但26年來,張來仔只進過市區一次,是去接受表彰。“可能在山上住習慣了,心里也淡泊了,對外面的世界也不是那么好奇,覺得在這里也很好。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在樸素、平靜的深山中,日復一日地守護森林,張來仔說自己最開心的是每年兩次的“驗收”。據了解,每位護林員都要與森林公安局簽訂一份“責任狀”。“通過驗收就證明我完成了任務,做好了我要做的事。”張來仔說。(文/圖:記者羅樺琳 通訊員葉志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2]65歲護林員守山49年 親子辭工陪父作山林守護神
- [ 09-17]"尖仔山"的三個世紀 "守山圣女"的65年"獨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