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北京地鐵之困” :每天像戰斗 擠得無尊嚴
www.fjnet.cn?2013-09-14 17:27? ?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每天高峰期的地鐵擠得就像個‘沙丁魚罐頭’”,“換乘地鐵要上上下下折騰好幾次”……擁有世界上線路最長的北京地鐵如今成為北京市民又愛又“怨”的交通工具。 在身軀龐大的北京交通體系中,軌道交通正在以全球罕見的速度擴容。然而,北京地鐵留給世人的印象仍然是高峰駭人的擁擠,麻煩的換乘。 投入巨資為何仍難解地鐵之困?本報記者近日對北京地鐵進行了體驗采訪。 “ 擠得一點尊嚴都沒有 ” 李佳住在北京地鐵八通線九棵樹站附近,剛進入某國企工作的她,工資微薄,“只得選擇住在房租便宜的地方”。公司地點在宣武門,早上7點前她必須出門,經八通線換乘1號線,再換乘2號線,用時一個半小時左右。 由于房價房租相對便宜,大批在國貿附近上班的職員都像李佳一樣在通州區居住,他們上班時間相對一致,高峰時段,通州區八通線這條郊區地鐵線路承載量非常大。 網友調侃:梨園和果園都是“戰士”站,北苑和八里橋為“勇士”站,到了管莊、雙橋和傳媒大學都升級為“壯士”站,高碑店則干脆成了“烈士”站。 “每天早上擠地鐵就像去戰斗一樣,毫不夸張。”李佳無奈地說。 “上下班時間,地鐵里到處都是人,前胸貼后背很是煎熬,擠得一點尊嚴都沒有”,在某出版社工作的劉萍每天需要花費一個多小時公交換地鐵。“人進去,相片出來;餅干進去,面粉出來……” 與八通線齊名的,是北京地鐵5號線,這條線路也有一個別稱——“彪悍的5號線”,由于該線路直通天通苑、立水橋這兩處龐大的住宅區,高峰時段,地鐵入口處甚至能擁擠到“窒息”—— “5號線一般要等4列車通過,然后才有奮力擠上去的可能。”在二環附近上班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地鐵車廂內,乘客因為擁擠而發生爭吵甚至爭斗。” 他給記者演示了擠上地鐵的“標準動作”,先用手抓住車廂里的扶桿,找到支撐點后再使勁往里擠,此時,地鐵工作人員會在后邊用力推,直到車廂門順利關上,“此時,你臉上的肉恨不得都貼在了車廂玻璃上。” “ 折騰 ” 而又 “ 無序 ” 的換乘 除了擁擠,換乘也是讓北京“地鐵族”頭疼的事情。 9月11日早上8時許,記者開始“換乘之旅”。起點是從4號線宣武門站換乘到2號線,經歷上行電梯后,到換乘口不到10米的距離被護欄隔開,需要繞行超過百米,接著迎來狹窄的換乘口,這里已經密密麻麻地排起了長隊,有人拿出手機記錄這一“盛況”。 此處換乘站并沒有電梯,只有最多三至四人并行的上行通道。一位長期換乘該站的市民說,“這地兒就得一步一步挪著走,遇到提著大包小包的就得讓著點,步子邁大了就會踢著別人,一碰著就很容易發生口角。”此次換乘,花費7分鐘。 當日上午,記者分別從復興門、西單、西直門、霍營、望京西、東直門等站換乘,發現一是部分換乘通道會讓不同方向的換乘乘客在同一地點會合,造成擁堵;二是部分換乘站距離遠,換乘通道太長,地鐵西直門站、東直門站就很典型;三是換乘通道窄,樓梯和電梯擠在一起,難以迅速疏導乘客流。 “有些換乘站要上上下下折騰好多次,很浪費時間,走路都走累了”,在某網站工作的楊哲說:“本來就人多,大家還一窩蜂,一無序就混亂。” 在一個票選北京最遠換乘車站的帖子里,西直門站因“繞路繞到頭昏”而毫無懸念地奪冠。根據今年7月底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的數據,目前北京地鐵換乘客流量最大的是西直門站,大概每天在35萬人左右,其次是東直門站,第三是建國門站。 “都說地鐵擁擠是世界性難題,我們的難題倒是發展到了世界水平,希望公共服務水平也能跟上。”李佳表示。記者 陳俊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2]雙節期間北京地鐵遇極大客流或臨時封站
- [ 08-09]北京:地鐵車廂空地每平方米最多站5人
- [ 08-29]北京地鐵14號線明年開通 共設10站
- [ 08-10]北京地鐵每平米限站5人近九成網友稱標準不現實
- [ 08-07]北京地鐵16號線“微調”繞開北大 只為不干擾校內高精密儀器
- [ 08-02]北京地鐵10號線今晨發生故障 列車間隔超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