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混戰時代”來臨 市場洗牌風暴在即
www.fjnet.cn?2013-09-15 12: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我來說兩句
對于智能手機產業而言,今年9月無疑是市場格局發生“乾坤大挪移”的關鍵時點。從備受矚目的蘋果新品發布,到各大手機品牌旗艦產品的高潮迭出,從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事件,到國產小米饑餓營銷的“高燒難退”,智能手機領域激烈的江湖廝殺已經開始讓人嗅到了行業格局巨變的味道。 拼價格、夸性能、賣時尚、擴屏幕、秀應用……為爭奪并未完全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各大品牌廠商可謂招式用盡,但仍難避免產業鏈條整體陷入硬件性能過剩和軟件創新不足的尷尬困境。 高端手機市場是否已經飽和?智能手機步入廉價時代?誰來拯救智能機供應鏈疲態?面對技術創新周期的逐漸縮短,智能手機市場的洗牌期也可能如約而至。 在熟知行業發展規律的分析師眼中,智能手機仍然不會逃離當年高端PC市場的命運而長久不衰,只要創新元素一再遞減,市場的暴利期和高額利潤也會隨之結束,直到下一個劃時代創新產品出現。伴隨互聯網科技的入口爭奪、大數據管理以及一體化應用等創新理念的出現,智能手機也將有可能被重新合并為新的產業鏈條,屆時市場格局的主導者身份才會逐漸清晰。 新品扎堆上市 9月伊始,各大品牌廠商已經按捺不住熱情,紛紛向市場祭出旗下手機新品。9月3日,魅族新一代大屏手機MX3在北京水立方正式亮相,打響9月新機大潮第一炮。9月4日,三星在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召開主題為Unpacked 2013 Episode 2的新品發布會,隆重推出Note 3手機。同日,主打超強拍照功能的索尼戰略新品Xperia Z1也在柏林同一展會現身。 9月5日,小米公布其雙平臺“驍龍800(8974AB)+Tegra4”小米3手機,并號稱其是目前市場上最快的手機。 在市場人士看來,除了搶奪銷售旺季之外,品牌廠商密集推出新機無疑也是基于九月新機潮發布節奏的戰略思考,即趕在蘋果新品發布之前首先搶奪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 9月11日,蘋果如期發布了攜帶指紋識別功能的iPhone 5S以及瞄準中國市場的廉價版iPhone 5c兩款產品,發布節奏的提高、中國區同步發售以及機身顏色的突破等諸多細節表明,曾經的業界引領者已經正式走下神壇,與諸多尾隨者一同加入智能手機市場的廝殺之中。 而讓智能手機市場混戰的硝煙更為濃烈的則是另一位業界大佬的高調加入。9月3日,微軟意外宣布斥資54.4億歐元收購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即手機業務)。Gartner分析師范·貝克認為,“如果會有第三種生態系統,那將會是微軟。”這也意味著微軟通過此次收購真正成為移動操作系統大戰中第三大公司,三大平臺未來圍繞自身核心能力打造手機制造的大本營,從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到硬件設備的一體化產業鏈也將隨之形成。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最新預測指出,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成長率預期可達到40%,突破10億支,主要因素包括越來越多樣化的產品機型,以及電信業者的補貼促銷、特別是成熟市場,還有200美元以下平價智能手機的崛起。IDC估計,到2017年,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可達到17億只。龐大的市場潛力無疑也刺激各路精英加快新品發布節奏、做大市場營銷、個性化定制用戶需求、擴展消費體驗,智能手機市場群雄逐鹿局面預計將愈演愈烈。 步入廉價時代 伴隨品牌手機商的各類機型發布,不難看出,低端手機市場正在日漸受到追捧。由于國內通信行業的崛起以及政策紅利的釋放,國產智能手機品牌也成為用戶手中新寵。據市場研究機構統計,今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除三星之外,排名二至六位的依次是聯想、宇龍酷派、中興、華為和小米。而曾經定位于高端市場的蘋果也終于開始轉變發展思路推出廉價手機策略,意圖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不斷提高,手機價格也將逐步打破高端價位的限制,走向低端平民路線。 廉價智能終端時代,一方面帶火了國產智能手機品牌,另一方面也培育了本土配套產業鏈的成長。廣發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國產中低端智能手機放量式增長,出于對成本控制的強烈需求,在大陸觸控企業產能釋放和技術工藝提升的背景下,本土觸控業龍頭廠商在國產智能終端供應鏈中對臺灣大廠的替代進程正在加速,觸控模組采購本土化趨勢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機依然是IT技術革新的創新成果,如同PC、平板、筆記本等科技產品一樣,將面臨產能過剩、利潤回歸平均數的局面。浙商證券TMT分析師認為由于各家手機大廠旗艦機款的產品周期已越來越短,智能手機2013年的市場格局將重新回歸到當年功能機市場的特征。 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8月,我國全行業生產手機71427萬部,同比僅增長1.4%,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幅。這意味著國內手機廠商以出貨量換取利潤的模式將難以為繼。另據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數據顯示,今年8月手機價格指數為97.86點,是近八個月來手機價格指數首次低于100點,整體來看智能手機價格指數降勢顯著。 廉價時代的智能手機時代對于國內廠商而言,也可能意味著最壞的時代來臨。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手機出貨量的增長幅度在逐年下降,而隨著上游芯片廠商、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加劇,手機成本不斷降低。如果產業迎來拐點,一批缺乏品牌牽引力、高度依賴渠道的國產智能機,有可能迎來大崩盤。華為終端中國區總裁王偉軍曾表示,“國產廠商多停留在千元機的血拼搏殺上,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國外廠商把價格由高往低調,使得千元以下的競爭更加強烈,是很可悲的事情。” 未來格局難定 縱觀近期發布的各類品牌旗艦手機來看,新品發布的創新元素則越來越稀缺。相比當年蘋果手機橫空出世全新定義智能手機概念、三星手機開創大屏時代,后續問世的手機無論是外觀還是硬件性能,都越來越難以打動用戶。在技術宅的眼中,三星的體感設計、蘋果的彩色外殼、索尼的高像素功能等等,諸多產品設計理念大同小異,讓用戶越發感到“索然無味”。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曾經定位高端的智能手機品牌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估值也將伴隨創新生命周期的轉換而回歸正常值。被指缺乏創新的兩款蘋果新品一上市則遭遇市場普遍的看空預期,蘋果股價在11日發布當日報以2.28%跌幅,而A股上市公司多只蘋果概念股更是全線跳水,涉及蘋果供應鏈的上市公司股價也紛紛報以跌停的慘痛代價。市場人士指出,除了蘋果公司低迷的三季度財報數據之外,缺乏革命性創新的產品造成了智能手機領域業績預期不佳的硬傷。 在智能手機浪潮之后,市場的格局或許將伴隨科技行業創新生命周期的輪替而重新洗牌。中金公司TMT分析師趙曉光認為,未來科技行業將可能從產品銷售轉為數據和服務的銷售,依托大數據的技術應用,谷歌將可能接替蘋果成為智能設備的龍頭企業,將硬件、操作系統、數據、服務等內容全部整合起來,提供平臺式的數據服務。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在可穿戴設備、室內定位、物聯網等領域的市場潛力也值得期待。有預測認為,以智能手機與NFC(近場通訊)的關聯來看,5年之后包括移動錢包、移動交通卡、移動門卡等功能均將會融合進入智能手機系統,以優化人們目前的信息生活,屆時智能手機也有望迎來新的市場增長點。 □本報記者 張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3]奧地利智能手機成信息犯罪主要目標
- [ 09-09]德媒稱美國安局可侵入智能手機獲取用戶數據
- [ 09-06]李開復微博透露罹患癌癥 網友留言送祝福
- [ 09-10]德媒:美國安局可“竊聽”智能手機 蘋果難幸免
- [ 09-03]微軟斥巨資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