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5日電 題:專家解析《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中新社記者 張希敏 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鼓勵家庭化、小型化家庭養老,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 對此,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平1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認為,《意見》針對中國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還十分突出的現狀,具體提出了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的發展思路和指標,以期逐步滿足日益增長的老齡服務需求。 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2010年底,中國有約1206萬老年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占老年人口的6.8%(城市5.1%,農村7.4%);農村地區“空巢”老年人占45.6%(其中獨居10.6%,僅夫妻35.0%),城鎮地區“空巢”老年人占54.0%(其中獨居8.6%,僅夫妻45.4%);13%的城鄉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護理;城鄉老年人自報患慢性病比例為74.2%(城鎮地區為79.1%,農村地區為70.3%);8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已超2000萬,35%的高齡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護理;9%的老年人受到失禁問題困擾。老年人群體的這些特征,決定了照料護理和生活服務需求在不斷增長。 在服務、安全、衛生等方面如何做到有效監管,以確保老年人群體權益和服務提供方的利益,是各方關心的問題。 郭平認為,《意見》在組織領導部分中闡述了要從健全工作機制,開展綜合改革試點,強化行業監管,加強督促檢查四個方面確保中國養老服務業又好又快地有序發展。特別是明確以十六個部委局辦為主的相關部門和機構各司其職,責任分明,依法行政,從監督管理、行業規范、業務指導、發展規劃、財力保障、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等各方面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充分利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市場規則等質性或量化指標,對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組織和公司等實體的服務、安全、衛生進行綜合監督管理和督查,確保老年人的尊嚴和生命生活質量。 針對《意見》首次納入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模式,郭平指出,近30年來,住房逆抵押貸款這種以房養老的形式,在國外金融市場上有較大發展,尤其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國均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和經驗,也承受了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 他認為,中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居民養老儲蓄也普遍不足,卻快速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系列問題。由于中國人口老化不僅源于人口自然增長,還有低生育政策帶來的影響,導致人口結構及家庭結構發展不平衡。 郭平認為,城鎮老年人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受益群體,中國城鎮地區老年人擁有自主產權住房率已達75.7%;地價上漲使得房產成為老年人家庭最大的資產,人們的生活觀念、價值觀念及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老年人追求生活品質、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老年生活狀況的愿望不斷增強。 他指出,目前,對只擁有一套自有產權住房的老年人,如果根據其養老的實際需要,實現以房養老的意愿,則必須通過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政策引導、保險和金融創新,以及對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的規范來實現,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相應的資產安全轉移保障,推動形成比較穩定的房地產市場環境,盤活養老的家庭和社會資源。(完) |
相關閱讀:
- [09-14] 國務院明年試點以房養老 或解決養老金短缺問題
- [09-14] 國務院鼓勵“以房養老”試點 多數老人不買賬
- [09-15] 中國將試水“以房養老” 老人:抵押房子孩子罵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