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檔餐廳中秋宴冷清 預訂單數明顯不如往年
www.fjnet.cn?2013-09-20 06:46? ?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慘淡的業績讓很多酒店在這個傳統旺季大呼吃不消,事實上,今年兩節期間,多地嚴查八項禁令,如“?江蘇緊盯八項禁令落實 “兩節”嚴查官員違規”、“浙江堅決剎住兩節期間的不正之風,讓公款送禮無處遁形”,“山西要求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嚴格遵守“五不準”,過一個風清氣正的“兩節”。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一直以來,餐飲市場有逢節必漲的慣例,但今年這一慣例卻被打破了。吉林省某具有4A級中國綠色飯店資質的賓館負責人孟祥鳳介紹,9月份,賓館的餐飲就餐率和客房入住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降低了35%和40%,受大環境影響,餐飲業市場不景氣,很多商家都不敢漲價,而且包房都取消了最低消費。 孟祥鳳:適度降價,放低了門檻,調整了高中檔菜品的比例,不推銷高檔菜,點菜時提醒消費者適量點菜,取消了最低消費。 采訪中,一些酒店負責人認為,中秋、國慶餐飲市場不景氣除了與公款消費減少有關,同時也與不少市民選擇出游有關。另外,按照人們的消費習慣,像圣誕節、情人節這些年輕人關注的節日,選擇在外面就餐過節的比較多,而像中秋、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大家都會選擇在家里吃飯,很少外出。 長春市民張女士:在家吃,出去吃反正比較浪費。在外面看不出來吃的怎么好,我覺得要是自己家人隨便就想吃點啥就買點啥,現在買啥都方便。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一些豪華的中秋宴、國慶宴已經沒什么市場。新的市場形勢,迫使飯店餐飲企業對整個行業前景有了不同的思考與定位,重新調整市場定位勢在必行,轉型迫在眉睫。 實際上,長春不少酒店在中秋節來臨之前,已經做足了轉型功課。像“鮑魚府”更名“江南一號”,從名字上就顯得更“親民”。不僅如此,酒店還推出特色菜品,打起“家常菜”的招牌來招攬顧客。 家庭預訂是今年中秋宴的主要客源,為吸引顧客,高檔酒店也是想盡辦法,走起了親民路線。一些高檔酒店紛紛放下身段,推出家庭宴預定優惠活動。 濟南靜雅八一店工作人員:也有部分是家常菜,香辣拌海藻面點包子,比原來價格降低了一些,沒有最低消費沒有房間費,沒有服務費,現在還沒有滿員,如果是交通銀行的信用卡菜金還打九五折,79.9塊可以買一百塊錢的代金卷,一次做多可以用十五張。 盡管各大酒店推出了各自優惠活動,但是這并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記者了解到,今年大部分人都選擇在家過一個團圓節。 市民張女士:本身中秋節就是團聚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到超市買點東西,在回家一起做飯,這種團聚的感覺非常好。 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正在悄然轉變,在山東肥城,特色小餐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魯菜菜館負責人王女士:這段時間生意一直不錯,原來五六個人就去個中檔酒店,現在呢到處都在抓節儉,選我們這種小店就餐就是實惠,還不浪費。 消費者理性選擇,特色小餐館的火爆,讓中高檔酒店似乎有些尷尬,為了彌補業績上的虧空,酒店也只能選擇另辟蹊徑。一些酒店推出自制的半成品套餐,受到不少80后年輕人的喜歡。 高檔的酒店不僅憑借菜品吸引消費者,就連平時“禁帶酒水”的行為也不在做任何要求,從事餐飲行業多年的山東富士康至尊酒店董經理告訴我們,現在自上而下抓節儉,迫使的中高檔酒店不得轉變自己原有的經營方式。 連線國際休閑產業協會執行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 王琪延:在現實社會當中,高檔餐飲業應該占到20%,中檔比如說30%,低檔的占50%。這個比例是根據收入的狀況來決定的,收入水平比較高的占20%,相對比較低的肯定依次是30-50%。中國各個地方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南北差異很大的,東、中、西部差異很大,你看東部啊,收入水平較高,相對來講高檔餐飲業會多一些,中部稍微差一點,西部呢,收入水平比較低,相對來講會低一些。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高檔餐飲業的比重水平相對比較高一點。 王琪延:改革開放30年來,從高檔餐飲業的發展速度來看,也是體現經濟水平發展的狀況。當然,有一種情況,由于公務消費,相對來講,高檔餐飲業開一家火一家,不僅主店開的好,各個分店開的也好。 王琪延:從整體的趨勢來看,伴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加,在外就餐的次數一定會增加。我有一個統計,每周,過去不到一次,那么現在像北京這種情況,有時候能增加到二次,2.5次是平均數。剛才記者調查看到這種冷落的這種情況,是高檔餐飲業的一種表現,在那些低檔的小餐館,晚上要是在北京市轉一轉,那些小胡同,在小攤位,滿滿的,老百姓喝酒,很舒服,能看到這種繁榮景象。 王琪延:其實中、低檔的餐館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反而我覺得越來越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