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
www.fjnet.cn?2013-09-23 12:54? 胡偉?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當前,必須切實改變一些地方、部門在信息公開上不主動、不及時,以及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的現象,切實改善政府形象,贏得公眾信任。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保障 李克強總理9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提出,依法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轉變政風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強相關制度和平臺建設,讓政府政策透明,讓權力運行透明,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把人民群眾的期待融入政府的決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強提升政府公信力、社會凝聚力的軟實力。在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當下,這次會議傳出的有關政府公開、透明、回應和公信等關鍵詞,不僅是建設現代政府的核心概念,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要害所在。 走群眾路線關鍵在于具體的制度安排 群眾路線是黨和政府的生命線,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不僅需要進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相應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與思想作風相比,組織制度更重要、更關鍵。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當前要貫徹好群眾路線,根本在于現代民主制度的保障,把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選擇權落到實處。民主制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僅涉及國家的宏觀制度和政體形式,也涵蓋政府運作的具體內容和環節,包括政府的信息公開、依法行政、決策透明,并要對社會和公眾進行及時的回應,滿足大多數公民的訴求。如果老百姓對政府做什么不知道也無權知道,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忽視民眾的偏好,政府對社會需求缺乏回應與責任,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就會失去公信力,所謂“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一句空話。當前,必須切實改變一些地方、部門在信息公開上不主動、不及時,以及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的現象,切實改善政府形象,贏得公眾信任。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保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8]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9-18]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加強政府信息公開
- [ 09-13]李克強闡述“克強經濟學” 彰顯宏觀政策新思維
- [ 09-12]達沃斯與會嘉賓談李克強講話: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 [ 09-12]李克強在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致辭(全文)
- [ 09-12]李克強晤英前首相:推動中英關系在健康軌道發展
- [ 09-12]李克強:中國未來5年對外投資將超5000億美元
- [ 09-12]李克強出席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并發表特別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