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回應普京質疑:美國例外主義正在經受考驗
www.fjnet.cn?2013-09-23 17: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9月23日電 《華盛頓郵報》23日刊發署名評論,回應普京對美國例外主義的質疑。評論認為,美國的核心價值體系、個人主義的精神曾讓美國從列國中脫穎而出,但現在,美國例外主義正在經受考驗。 評論首先分析了美國人有別于他國的思想觀念。以對自由和國家安全的看法為例,在著名調查機構PEW的一項調查中,在回答認為“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追求人生夢想”重要,還是“政府保障每個人”重要的問題時,58%的美國人認為自由高于安全。但在歐洲,情況則恰恰相反。在德國,62%的人認為政府保護高于個人自由。而法國、英國乃至西班牙都存在類似答案。 再以自由意志為例,美國人普遍認為他們擁有自由意志,但其它很多國家則認為自由意志不過是鏡花水月。同樣是在PEW的調查,被訪者被問及是否同意“成功是由不可控的外力所決定”的說法。72%的德國人對此表示同意,57%的法國人和50%的西班牙人也認同這一說法。但在美國,即使是在經濟蕭條,大批民眾囿于外因被迫失業的2011年,也只有36%的美國人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 作者認為,歷史上,美國的嘗試曾被證明是成功的。他援引歷史學家查爾斯·穆雷的話作為論據,“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個人自由這一意識形態具化為施政綱領的國家”。民主曾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在過去,只有宣稱君權神授的君主們,可以統御國民。即使是在英國,人民也只享受著有限的政治權利。 但美國人民卻截然相反,他們相信監管的權力來自于被監管的對象。林肯在格蒂斯堡演講中提到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現今讀來打動人心的可能是那些華麗修辭。但在早期美國人民的心中,這樣的政府曾讓他們魂牽夢繞。而這,也正是讓美利堅變得如此不同的原因。 評論同時認為,曾讓美國變得如此不同的,還有它的核心價值觀,即“人人生而平等”。在他國,階層曾是板結的,人的出生決定其命運。公民權利受限于種族,出生和信仰。但在美國,成功和公民權利都是不設限的。平等是“人與生俱來的榮光”。美國的核心價值中,對“有意義的幸福只屬于少數優越人群”的觀點持反對態度。他們曾認為,個人以及自身努力,才是重要的。 基于此,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他們的核心價值體系優于他國。而這,也成為讓普京(乃至很多美國人)產生怨懟的原因,即美國人,開始將這種道德上的優越感,作為它們“征伐”世界的理據。而事實卻是復雜的。文章對此認為,美國的眾多外交干預,其實也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訴求,此外,道德上的保守主義開始導致孤立主義的蔓生:不要跟瘋狂的外國人糾纏(成為美國人的觀念)。公眾在這次尚無最后定論的敘利亞化化武危機中,表現出的敵對情緒,正是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情緒上升的表現。 文章引述穆雷對美國例外主義的看法,認為美國例外主義在逐漸消解。一方面,美國的一些價值觀,如自由平等,已經傳播到美國以外。而另一方面,美國以外的思想也被帶到美國。美國人民自來不信任政府,但美國的建國先輩們所限定的“有限政府”已一去不回。美國建國后140年內,除戰爭時期,聯邦政府的開支從未超過國民收入的4%。但現在,幾乎每年這一開支都達到了20%。 此外,文章還認為,美國的建國精神早已被多次踐踏(奴隸制和種族歧視是最好的例證)。事實上,也正是美國人民開始對美國例外主義抱持懷疑。在2011年PEW的一次調查中,在關于“是否認同‘我們的人民雖不完美,但我們擁有優越文化’的觀點”的問題中,只有大約一半的美國人對此表示同意,這與德國和西班牙的比例不相上下。更有意思的是,60%的50歲以上的美國人對此表示認同,而18到29歲的人群中,僅僅有37%的人同意這一看法。 文章最后總結,稱也許這些推論過于夸大。和其它很多國家相比,作者認為美國依然是那個更為積極,崇尚個人發展和充滿前景的國家。而歷史學家理查德·霍斯泰德爾那段關于美國的表述,即“美國作為一個國家,其命運不在于有沒有意識形態,因為美國本身即是一種意識形態”也依然有效。(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2]俄官方駁斥普京與緋聞女友卡巴耶娃結婚謠言
- [ 09-22]美國議員麥凱恩回應普京撰文“弄巧成拙”慘敗
- [ 09-22]美國公關公司充當普京在美媒發文幕后推手(圖)
- [ 09-22]普京盯上以色列核武 一石數鳥震動美中東政策
- [ 09-21]普京:維護敘利亞現政權系維護國際法準則
- [ 09-21]普京最新表態改稱談論是否參加大選為時尚早
- [ 09-21]普京稱贊奧巴馬在敘利亞問題表現出政治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