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特別會議開幕式上發言
www.fjnet.cn?2013-09-26 11: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5日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特別會議開幕式上的發言。發言全文如下: 和平、發展、合作的事業 只能前進,不能倒退 ——在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特別會議開幕式上的發言 (2013年9月25日,美國紐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 王毅 主席先生, 各位同事, 女士們、先生們: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會議。國際發展進程處于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我們既要回顧總結13年來落實千年發展目標的經驗得失,又要加快相關目標的實現,還要制定2015年后發展議程路線圖。中國代表團期待與各方共同努力,推動會議取得成功。 13年前的世紀之交,各國元首通過《千年宣言》。這是人類社會和聯合國的創舉,展現了聯合國的權威和國際合作的力量,為貧困人口和弱勢人群送去了希望。 13年來,國際社會匯聚多方力量,籌集發展資源,使千年發展目標取得可喜進展。全球提前實現減貧和安全飲用水的目標,瘧疾死亡率下降25%以上,衛生、健康、教育等指標也不同程度提高,數以億計的人們步入小康行列。 但要看到,全球每8個人中仍有1個在挨餓,5700多萬兒童缺乏教育機會,每天有800多名婦女在分娩時死亡,嚴峻的形勢容不得我們有絲毫松懈。實現潘基文秘書長報告標題的要求,即“人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任重而道遠。 千年發展目標的一大特色是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在加快落實既定目標和制定2015年后發展議程路線圖的過程中,我們主張充分聽取作為發展主體的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借鑒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高級別名人小組的報告。中國代表團散發了關于發展議程的立場文件。我愿進一步談幾點看法: 千年發展目標代表了21世紀和平、發展與合作的潮流,是全人類的偉大事業,這一切只能前進,不能倒退。我們推進千年發展目標的努力,就像登山者爬到了半山腰,咬咬牙苦盡甘來,松口氣前功盡棄。 在推進發展議程的進程中,需要像愛惜眼睛一樣珍惜和平。戰爭造成數千萬人游離失所,好端端的基礎設施淪為瓦礫,數十年的勞動成果化為烏有。維護和平是《聯合國憲章》的宗旨,是千年發展目標的前提。作為化學武器的受害者,中國堅決反對使用化學武器;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堅定支持聯合國和有關國家推動敘利亞化武問題政治解決的努力。 發展議程作為千年發展目標的延續和升級,應堅持以發展為主線,以人為本為宗旨,以減貧為核心。當前尤其應關注一些國家民眾的饑餓和失業問題。需要發揮好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增強應對各類風險的能力。 推進發展議程,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經濟環境。各國應共同努力維護開放包容、增長聯動的世界經濟,使更多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并從中受益。抵制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推進世貿多哈回合談判。發達國家應承擔應盡的發展援助責任,采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南北國家都應該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增強互利共贏意識,深化貨幣、財政、貿易、產業等宏觀政策的協調,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糧食安全等全球性難題。 推進發展議程,需要尊重各國國情。各國歷史、文化、發展階段都不同,決定了發展道路的不同。“條條大路通羅馬”,沒必要大家都走一條道,別人走的道可以作為借鑒,但并不一定適合自己去走。無論是中國夢、美國夢、歐洲夢、非洲夢,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相似的,但方式方法各有千秋,不能講誰優誰劣,更不能強迫別人做自己的夢。國際社會應該尊重多樣化的現實,挖掘多樣化的潛力,在包容互鑒中實現各國的發展目標。 需要構建新型發展合作架構。應完善以聯合國為中心、其他多邊機構為支撐的國際發展架構。國際開發機構應強化減貧職能,金融機構應加強發展籌資,貿易機構應發揮促貿援助作用。二十國集團應加大對發展問題的關注。區域和次區域合作可發揮先導和實驗作用。 需要切實加強落實和監督。決心不能停留在紙面上,決定不能沒有后續跟進。2015年后發展議程是千年發展目標的延續,更是全球發展的“升級版”,有必要加強后續落實機制。發展籌資是發展合作的燃料,必須保障供應。需要堅持南北合作的主渠道作用,加強資金投入和技術援助的聯動。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應該在這些領域發揮領導協調作用。 主席先生, 中國是千年發展目標的積極落實者,是第一個提前實現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為南南合作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之一。13年來,中國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援建了200多所學校、30多所醫院和瘧疾防治中心,培訓了8萬多名各類人才。我們還不富裕,但我們樂于助人。我們無意輸出制度和模式,但我們樂見發展中國家多一種選擇和參考。我們辦好自己的事情,同時為朋友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就是在為人類發展事業提供正能量。 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有一個叫金平的縣,農民每天收入不到2美元。當地政府依靠內外資金,幫助農民打水井,種橡膠,種茶樹,還為外出務工人員開技能培訓班,使“輸血”成為“造血”。去年,中國外交部組織一次往返7300公里的愛心傳遞,把43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接出大山,送到北京治療,讓他們重獲健康和快樂。他們燦爛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圖畫。金平的老百姓立足于自力更生,輔之以外部援助,生活正一天天變好,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環境不斷改善,全縣36萬人口一步步實現著千年發展目標。這個例子再次說明:事在人為! 謝謝大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