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元補貼為何治不了菜價“發燒”?
www.fjnet.cn?2013-09-26 16:04? 夏冠男?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海口9月26日電(記者夏冠男)“十元錢買不了什么菜”近期成為海口市眾多市民的煩惱。菜價“發燒”,普通的青菜在農貿市場上已經賣到5元一斤到6元一斤。不少市民納悶,為什么政府不斷出臺措施平抑菜價,對種植戶發放了上億元補貼,菜價還不見降呢? 田頭到餐桌菜價“翻一倍” 今年夏天到現在,我國南方由于多雨天氣,菜價猛漲,而海南的菜價一直保持高位運行,特別是海口等城市,菜價更是超越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老百姓叫苦不迭。據海口市物價局統計,海口8月份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為3.76元每市斤,超過了深圳8月份的3.6元每市斤。 位于海口市舊州鎮的光明之路種養合作社有100畝海口市常年蔬菜基地。記者9月13日在這里看到,100畝種植基地里建起了98畝蔬菜大棚,里邊種滿了菜心、上海青、芥菜等海口百姓常吃的青菜。合作社理事長吳應獻告訴記者,這些大棚菜是專門在夏天給海口供應的,一般從4月份下種,5月份收獲第一茬菜,一直可以持續到10月份,每天大概可以供應3000斤蔬菜。 合作社負責種植管理的梁振英說,這幾年農資、人力成本上漲,種菜的成本也“水漲船高”,現在合作社所有葉菜類的平均種植成本是1.66元一市斤。1.66元這個數字基本考慮了所有成本因素,是大棚折舊,24名社員1700元的月工資,每畝80元到90元的農藥花費,再加上農資、農機等費用平均到每斤菜上得出的。“菜的田頭價一般是2.2元一斤,考慮到市場波動,田頭價必須在2元一斤以上才保本。” 9月14日凌晨三時許,記者在海口市高登西街蔬菜集散市場聯系上合作社負責銷售的梁其升,他開著農用三輪車帶著4名社員從舊州鎮行駛近50公里來到海口批發銷售。此時,梁其升的菜已經售出一半。“這兩天雨水多,市場菜少,價格就貴一點。”據梁其升介紹,這一車上海青、芥菜、菜心等蔬菜批發給菜販的平均價是4.3元一斤,到凌晨五六點收市時,價格會跌到3.8元一斤。平時便宜一點,價格波動很大。“我們這一趟運費就要三四百元,蔬菜也有不少損耗,這些都要包含在菜價里。” 記者發現,前來收菜的菜販大多是海口大型農貿市場的攤主。其中,一位在海甸島三西路市場賣菜的葉姓攤主以4元一斤的價格從梁其升處收走了30斤菜心。而14日上午記者在三西路市場了解到,市場上菜心的價格普遍在4.8元一斤到5元一斤,如果碰上大雨天或臺風天,漲到七八元一斤也很正常。至此,蔬菜從田頭到百姓餐桌,價格整整翻了一倍。 大棚荒廢菜價“畸高”格局難改 海南為豐富全國人民的冬季“菜籃子”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夏秋季節,由于高溫多雨以及臺風等災害天氣,海南蔬菜種植進入淡季,一半以上蔬菜供應需靠島外運進。因此,海南省在近兩年加強了常年蔬菜基地建設,旨在提高蔬菜生產淡季的自給率,降低蔬菜價格。 據了解,海南省政府要求到2013年底全省建設成13.8萬畝常年蔬菜基地,保證每人每天一斤菜和70%的自給率。2012年,海南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補貼供本島常年蔬菜種植基地就達到1.24億元,這還不包括各級政府部門對低收入群體進行的生活補貼和對平價菜店、攤點進行的補貼。 但是逾億元的補貼為何還沒改變菜價“畸高”的格局呢?海南省農業廳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人工、運輸、儲存等成本逐漸提高等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地菜供應跟不上,蔬菜基地的建設和配套比較滯后。 吳應獻說,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員都是帶地入股,自己還拿出了11萬元,20多人一共籌集了300多萬元建設大棚,但是大棚補貼150萬元至今只拿到了100萬元,另外50萬元遲遲難以審批通過。“雖然現在有點效益,但是風險較高,一不小心就全賠進去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3]上海部分老年人搭免費公交買菜 返程車上擇菜剝豆
- [ 09-05]臺菜價因臺風飆漲 兩根青蒜價=一個排骨盒飯
- [ 08-31]康妮致臺灣4人死亡137所學校受災農業損失逾3億
- [ 08-20]臺風“潭美”持續逼近 臺灣菜價開始波動上漲
- [ 07-13]"蘇力"已造成1死21傷 城市樹木倒塌菜價上漲
- [ 07-03]天熱菜價跟漲 濟南市場個別葉類蔬菜比冬天還貴
- [ 05-28]3.9萬英鎊!西班牙“白菜價”賣廢棄村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