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就遼寧艦訓練及新建航母基地等答問
2013-09-26 20:21:4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徐家傲 |
記者:日前,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表示,日本自衛隊是否該去地球的另一方面行使集體自衛權要根據國民安全需要決定,而絕不會去地球背面的約束不應該有。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雁生:當前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關注的不僅是日本自衛隊要去哪里,更重要的是他們想干什么;不要說日本自衛隊到地球的另一面,即便是在地球這一面,日方任何背離和平發展,挑戰戰后國際秩序,擴充軍備和炫耀武力的動向,都值得高度警惕。 記者:今年我國征兵由冬季轉為夏秋季,近期有不少新兵奔赴軍營。有美國媒體報道,今年離解放軍征十萬名大學生入伍的預想還有差距,即便降低征兵標準,仍有60%左右的中國大學生申請者體檢不合格,請問對此如何評價? 耿雁生:有關報道不符合事實。我不知道所謂的60%愿意參軍的中國大學生體檢不合格的數據從何而來。今年調整了征兵時間,是夏秋季征兵的第一年。各地采取了多項措施,努力做好征兵工作。比如,在社會和群眾生活中廣泛開展征兵宣傳,將大中專學生作為宣傳重點,許多高校形成了參軍入伍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網上報名人數達數十萬,為選拔高素質兵員提供了有利條件。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細化大學生優待安置辦法,吸引和鼓勵高素質青年應征入伍。例如,財政部、教育部、總參謀部制定了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辦法,北京市政府出臺了10余項征兵優惠政策。從目前情況看,全國今年征兵任務能夠圓滿完成,大學生征集數量和比例比往年有新的提高。 記者:最近,我們注意到南京軍區和廣州軍區進行了聯合演習。因為這兩大軍區都地處維護東海、南海主權的一線。請問,這場聯合演習對維護海權有什么意義?演練中是否設置了類似于“兩棲登陸”或者奪島作戰等有針對性的科目。第二個問題,剛才介紹中國軍方愿為巴基斯坦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近日臺風“天兔”襲擊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請介紹解放軍參與救災的情況? 耿雁生:前不久開始舉行的“使命行動-2013”演習,涉及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和空軍等有關部隊,一系列的演習活動目前還沒有結束。這些演習是我軍年度例行性的訓練活動,目的是為了充分鍛煉部隊基于信息系統體系作戰能力,全面提高實戰化訓練水平,推動軍事斗爭準備。 關于第二個問題,第19號臺風“天兔”9月22日登陸我國境內后,解放軍官兵迅速投入救災行動。截至25日,廣州軍區、南京軍區、海軍、空軍和武警部隊出動1000余名官兵,組織民兵預備役約1.5萬人,參加抗臺風救災行動,擔負了搜救被壓埋群眾、轉移安置、疏通道路、加固海堤等任務。 記者:日本共同社報道,日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9月17日參觀了越南的金蘭灣海軍基地。他在參觀后表示,日本、越南兩國情況類似,越南的經驗對日本具有參考作用。報道稱,日本計劃加深與越南的合作,以對抗中國日益增加的海事活動,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雁生:中方一貫主張,有關國家間的軍事合作,不應該損害第三方利益,也不應該破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記者:昨天是“遼寧艦”服役一周年紀念日,有媒體報道“遼寧艦”下一步訓練計劃可能將突破第一島鏈,趕赴中遠海進行海訓,請證實這一消息,并介紹“遼寧艦”下一步的訓練計劃。 耿雁生:9月25日,是“遼寧艦”交接入列一周年紀念日。一年前,我在大連參加了“遼寧艦”交接入列儀式,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看到我國第一艘航母橫空出世,心情很不平靜。一年來,“遼寧艦”的試驗和訓練活動穩步推進,完成了艦載機連續起降、駐艦飛行、短距滑躍起飛等試驗;在最近完成的海試中,還進行了艦載機最大重量起降、復雜氣象條件下連續起降等試驗,這些進展令人欣慰。軍艦注定要到大海去搏擊風浪。“遼寧艦”未來也將駛向祖國的廣闊海疆和遠洋。目前,“遼寧艦”仍然處在科研試驗和軍事訓練階段,后續工作還有很多。 記者:近日,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黑客接連攻擊外國軍事技術承包商,以竊取具有明顯優勢的美國軍用無人機的技術,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價?第二個問題,近日,一份美國學者發表研究報告稱,中國的核武器儲備已經超過英國,并且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接近法國的儲備規模,并對全球核武庫發展趨勢產生影響。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耿雁生:關于第一個問題,有關報道毫無根據,完全是炒作。我們注意到,每當中國的武器裝備建設取得進展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士在一旁說三道四,指責中國竊取他國技術,這樣的邏輯十分荒謬。中國人民有智慧、有能力研制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武器裝備。 關于第二個問題,中國奉行自衛防御的核政策。中方在發展核武器方面始終采取極為克制的態度,過去沒有,今后也不會參加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將繼續把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記者:9月中旬,“南京路上好八連”所在部隊軍營首次大規模向社會開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請問,接下來是否會向公眾開放更多的軍營,軍營開放活動會不會像駐港澳部隊一樣實現常態化和機制化? 耿雁生:我國《國防教育法》規定,經批準的軍營可以向社會開放。今年4月以來,海軍、空軍和南京、廣州軍區根據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的部署要求,組織了部分單位開展軍營向社會開放試點。剛才提到的“南京路上好八連”所在部隊軍營也是試點之一。 承擔試點任務的部隊共接待數萬名社會各界群眾和媒體記者,通過觀摩軍事訓練表演,參觀武器裝備和生活設施,感受軍營生活,加深了社會各界對軍隊和軍人的了解。組織軍營向社會開放,是我軍擴大開放的一個重要舉措,有利于增強廣大群眾的國防觀念,形成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濃厚社會氛圍。 下一步,我們還將制定部分軍營向社會開放的具體實施辦法,推動軍營開放活動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軍營,激發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熱情。 記者:剛才提到我國有能力自己研制武器裝備,有外媒報道說我國已經研制了一系列的無人飛機,這也成為“中國威脅論”的新證據。請問如何看這個問題?能否介紹一下我國無人機的發展狀況?第二個問題,就在日軍指責我軍赴“西太平洋”訓練的過程中,其實日本的戰機和偵察機也是在東海所謂的防空識別區內頻頻偵察。請問,我方是否掌握了日方的一些活動,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耿雁生:從世界各國發展無人機的情況來看,無人機的軍事用途非常廣泛。目前,全世界有幾十個國家在研究和生產無人機,無人機的型號也達到幾百個。為了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潮流,中國軍隊也在發展無人機,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 關于第二個問題,中國軍隊一直保持高度的戒備狀態,有效履行著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和領空安全的職責。 |
相關閱讀:
- [ 09-26]國防部:日本宣稱考慮擊落中國無人機為蓄意挑釁
- [ 09-13]我軍高層:美國勿在釣魚島支持有關國家為所欲為
- [ 09-09]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回應中國軍機赴西太平洋
- [ 08-29]國防部:有關各方不要打著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謀私利
- [ 08-29]國防部:中美兩軍關系有新機遇亦有長期未解障礙
- [ 08-29]國防部:中方愿在東盟防長擴大會框架下開展合作
- [ 08-29]國防部:八一飛行表演隊將會在國內有更多表演
- [ 08-29]中國國防部警告有關各方不要打著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謀私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