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巴馬長壽村被污染 大興土木破壞養(yǎng)生天堂
www.fjnet.cn?2013-09-30 07:08? ?來源:CCTV《經(jīng)濟(jì)半小時》 我來說兩句
二、神奇山水受“候鳥人”熱捧 治病效果難保證 山美、水美、人長壽,作為著名的長壽之鄉(xiāng),近年來隨著當(dāng)?shù)卣恼猩绦麄鳌⒚襟w的報道,巴馬原本獨(dú)特的陽光、空氣、水、飲食都被賦予了延年益壽的魔力,吸引了10萬外地人的涌入。有的來了,走了,不再回來;有的每年都會來此生活幾個月;有的則拖家?guī)Э冢L住于此。他們被統(tǒng)稱為“候鳥人”。其中不乏一些身患絕癥的病人,他們把康復(fù)的希望寄予在了這片土地上,巴馬真的有這么神奇嗎? 湖南游客:“老人家來到這里因?yàn)檫@養(yǎng)生。我們四個人來,第三天全病了,又拉又吐。” 記者:“是怎么回事?” 湖南游客:“是那個水的問題。” 這位湖南大媽的遭遇,是很多初次來到巴馬的外地人必須經(jīng)歷的。因?yàn)楦鞣N疾病患者來到巴馬的坡月村后,幾乎毫無例外的要去做兩件事,第一件就是去當(dāng)?shù)匾粋€名叫百魔洞的天然天坑大溶洞,去呼吸負(fù)氧離子,這個天坑里負(fù)氧離子高達(dá)每立方厘米6.5萬個,遠(yuǎn)遠(yuǎn)高于城市空氣中的含量。而患者來到坡月村后,第二件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喝百魔洞里流出的、淡綠色的溶巖水,但喝了這種水,一般都會拉上幾天肚子,大批患者口口相傳的是,這是在排除體內(nèi)的毒素。 湖南游客:“我昨天嘔一晚啊,沒停的嘔。9點(diǎn)多鐘開始嘔,吐得我胃里面什么都沒有了。我自己還帶了藥,帶了拉巴園,還帶了藿香正氣水,我們都吃了,吃進(jìn)去又嘔。剛才問了幾個人,說不要緊,過幾天就好了。我們剛才又去想打吊針去,也不知道行不行,呆不呆得下去。” 那么,這里的溶巖水是否有著神奇的療效呢,在百魔洞前的取水口,記者也見到了不斷來這里取水的人。 游客紛紛取水 遼寧游客:“我覺得倒行,這水不錯,生水、開水我都喝,我來了糖尿病都不吃藥了。” 記者:“您來了多長時間了?” 遼寧游客:“我來了11天。” 廣東游客 記者:“打這么多水,這是夠喝幾天的?” 廣東游客:“一天就喝完了。” 記者:“您感覺這個水怎么樣?” 廣東游客:“看個人,有的人也不適合,有的人會拉肚子。” 記者:“您感覺這個水有效嗎?” 廣東游客:“肯定有效,人家高血脂、高血壓都會降下來了。” 雖然這里的水,在有些患者眼中是神水,但也有一些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深圳游客:“其實(shí)去年就說這個大腸桿菌超標(biāo),重金屬也有。因?yàn)檫@水又泡腳又洗褲子,還有地表水匯入。我去年來了一次,今年又來一次。” 記者:“檢測報告您這有嗎?” 深圳游客:“檢測報告它沒有。” 記者:“你的血糖血壓降了嗎?” 深圳游客:“不好你就不要來打水,不是不要來打,這么說話也不好,也是為了大家的利益,也不是為了我個人的利益。” 對很多患者眼中,百魔洞的負(fù)氧離子、以及眼前這些溶洞流出的水,是他們戰(zhàn)勝病魔的法寶,但,這些真的能包治百病嗎? 南寧游客:“什么都不是絕對的,是相對而言。你看他覺得可以,但對有些糖尿病它也不好。我來這里六年了,我懂得這些情況。” 記者:“你所接觸的人里面變好的,大概比例有多少,變壞的比例有多少?” 南寧游客:“變好的起碼有60%,不好的有40%。” 記者:“您覺得是水的原因,還是空氣的原因,還是綜合的因素?” 遼寧游客:“水和空氣,再加上來回的走路,反正都有。” 雖然巴馬坡月村百魔洞的空氣負(fù)氧離子、以及這里的水并非是治病的良藥,但告別了城市的各種污染,來到山清水秀的大環(huán)境中,一些人的確感到自己的病情在不斷好轉(zhuǎn)。在坡月村一棟農(nóng)民建起來的出租房里,記者也見到了一些長期居住在這里的外來治病者,他叫康健,今年60歲,來自四川自貢。 康健 四川自貢癌癥患者:“我是肝癌,骨轉(zhuǎn)移,來的時候拄拐棍,拐棍放在那。現(xiàn)在好多了,拐棍丟掉了。” 作為一個癌癥病人,5個月的時間里,康健就丟掉了拐棍,現(xiàn)在他還學(xué)會了一種樂器,他的經(jīng)歷也成了其他癌癥患者的榜樣。 陪康健來到廣西巴馬的,是他的妻子戴志超,在這個租住的農(nóng)民房里,戴志超每天都會給康健做他愛吃的菜。 戴志超 康健妻子 記者:“這是做的什么吃的?” 戴志超:“今天中午鴨子燉海帶。” 記者:“好香啊!” 看著康健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戴志超也很高興。雖然他們說不清到底原因是為什么,但他們認(rèn)為,和自貢相比,廣西巴馬的空氣清新,水的污染少,沒有城市里的喧囂和煩惱都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戴志超:“因?yàn)槲覀兡鞘抢瞎I(yè)城市,空氣、水都不太好,來這以后我就覺得睡眠特別好,每天晚上很好睡。” 對此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來自黑龍江雙鴨山的朱瑞虹,她今年50歲,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記者:“那現(xiàn)在不用吃藥了?” 朱瑞虹:“反正我來了以后,降壓藥和降糖藥全停了。” 記者:“您住了多長時間?” 朱瑞虹:“50天。” 朱瑞虹告訴記者,她認(rèn)為自己的疾病能夠好轉(zhuǎn),不僅和巴馬的自然環(huán)境有關(guān),同時,也和這里悠閑、沒有煩惱和矛盾的生活,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朱瑞虹 黑龍江省糖尿病患者:“在家也沒什么可想的,在這就更什么都不想了,除了每天吃啊、玩啊。” 按時吃飯、閑來逛逛、吸點(diǎn)負(fù)氧離子、打打麻將、喝點(diǎn)溶洞水,這,就是在巴馬養(yǎng)病的大多數(shù)患者的生活。隨著一些患者身體逐漸好轉(zhuǎn),巴馬也名氣越來越大,不斷通過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的患者前來。而68歲,來自上海的陳躍慶就是其中之一。 上海游客陳躍慶:“體驗(yàn)體驗(yàn),在這里住下去是不是身體會更健康。” 在巴馬,記者看到,各種疾病的老人不斷涌來,并住上一段時間,如果對控制疾病有效,他們就會住下來。如果沒有效果,他們也會迅速離開。 |
- 責(zé)任編輯:陳瑋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