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巴馬長壽村被污染 大興土木破壞養生天堂
www.fjnet.cn?2013-09-30 07:08?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我來說兩句
三、大興土木難遏制 養生天堂遭破壞 巴馬究竟能不能治好病?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個事實正越來越清楚,那就是隨著近兩年10萬外地候鳥人來到這里,這里的環境開始急劇惡化,巴馬這個養生天堂正逐漸變成污染泛濫的城鎮。 2年來,隨著巴馬的坡月村、百魔屯外來人口的聚集,這里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中。 南寧游客:“坡月和百魔屯排的污水,都排到盤陽河里面。它以前就沒有那么多洗發水、洗發精、洗衣粉,現在就特別的多人們生活的污水。” 廣東游客:“還有大便、小便,統統都是排到河里面的。” 記者:“它從哪個地方排的啊?” 南寧游客:“它每一個高樓都有一個管道,管道就是伸到河里面去,如果這里面的水一少,這個河都是臭的,臭得都不敢在河里游泳。如果上游的山門海開發了,它這個水肯定不能飲用。” 記者:“如果它建好了,您會走嗎?“ 南寧游客:“那肯定要走,水不好了、環境不好了,不走,我還呆在這里等死啊?” 順著老人的指點,一棟棟樓房的排污管,就這樣直接伸到盤陽河里,而一些治病的老人,在釣魚的時候,竟然直接在盤陽河邊上隨地小便,盤陽河水質的劇烈變化,也讓下游喝了一輩子河水的長壽村村民,改喝山泉水。 廣西巴馬縣巴盤屯村民黃卜新 :“以前喝盤陽河的水,現在就喝山泉水。因為現在外地人來的多,現在河里的水不太干凈。現在就喝山泉水,家里面的井水。” 10萬候鳥人的到來,正給巴馬帶來巨大的變化。坡月村、百魔屯已經成了一個個大工地,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 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 記者:“八九層是嗎?您是這個施工方是吧?” 打工者:“是的,我們是打工的。” 廣西巴馬坡月村村民 記者:“這個準備蓋幾層啊?” 村民:“蓋幾層?我蓋三四層就夠了。” 記者:“我剛才聽工人說是蓋八九層啊?” 村民:“錢沒那么多啊。” 當地老鄉告訴記者,這里一套35平米的房間,一個月的租金能夠達到1000元,由于利潤豐厚,因此當地農民紛紛用自己的宅基地建起樓房,由于當地政府沒有規劃,因此各種生活污水只能直接排放到盤陽河中。 老鄉:“以前我們就說過兩年污染太大,我們就又轉移啦,到別的地方去。投資與地方的問題啊,總是扯皮,喊了差不多六七年了,到現在該修的沒修好,該建的沒建好。房子亂建的,見縫插針一樣,建的比山峰還要高,那是不符合要求的,應該有統一的規定最高多少層。” 但是外來患者卻告訴記者,隨著外地患者的增多,這里的房地產發展的很快。 患者:“鶴齡居二號樓這個房子,九樓是我新買的。” 記者:“36點幾平米多少錢啊?” 患者:“這個現在是14.3萬元。這個樓現在基本上都賣完了,剩幾戶沒賣的。有一個廣州的老板來了,他說沒賣的那些他都包了。我們跟他們是合資建房,我給你看看我們的合同,還蓋了這么多的手印,我們叫宅基地合作建房。黃尚英就是地主家,這個是開發商,這個買房的是我們,一共三家叫宅基地合作建房。” 巴馬人紛紛當起了地主 記者:“這還有裝修標準?” 患者:“對啊。” 記者:“還有配套標準?” 記者:“對啊。1.2米的床兩張,床頭柜一個,雙開門衣柜一個,電腦桌椅一套,餐桌一套。” 候鳥人告訴記者,自從巴馬養老概念、治病概念火起來后,這里的也被各種投資方看中,農民出宅基地,開發商投資建房,各種疾病的患者以及投資人來購買樓房30年的使用權,30年后,房屋歸農民所有,在大量資金的驅動下,這里的鄉村2年時間里,就變成了一個小城鎮。 上海游客:“當時有多好,山清水秀,這種高房子沒有,完全是原生態的。前2年吧 ,從去年開始, 就了不得了。大興土木,現在這個完全已經城市化了。就像昨天在車上給你說的,這里再有兩年不行了。這里還在大興土木,在我們今天住的旁邊,造了12樓,造的跟環境不配,就不像旅游區。造房子真的有點失控了,比如坡月,這幾年我一直帶人過來的,就在長壽村、坡月這幾個地方住。現在我們上海的,已經往江州這邊走了,就完全是原生態的,開車半個小時過去,就是平房,沒有高樓大廈的,超過三層都是很少的,那里的人已經很多了。我就預言,2年以后,江州往這里去、三門海往這里一片全部是旅游區,這里已經不行了。但是那里的人去多了,他們也會變成城市化。” 游客告訴記者,這兩年,巴馬縣坡月村一帶的物價也在快速上漲。 記者:“這雞多少錢一斤?” 賣者:“25元 。” 記者:“雞蛋怎么賣啊?” 賣者:“20元一版。” 記者:“一版有多少個?” 賣者:“30個。” 賣者:“這個是13元,這個是11元,全瘦的18元一斤。” 記者:“幾年前也是這個價格?” 賣者:“沒有,就是這兩年漲起來了。” 記者:“漲了多少?” 賣者:“瘦肉漲了十元。 如今巴馬的坡月村、巴盤屯、百魔屯已經越來越像個城鎮,就連這些超過百歲的當地老人都有了新的工作,他們每天坐在家里和游客合影留念,接受大大小小的紅包,雖然每年的收入能夠高達幾十萬上百萬元,但這些百歲老人私下里對記者說,每天接待這么多的游客,他們也感到很是辛苦。而對于其它沒有百歲老人的家庭來說,這樣的收入他們也很是羨慕。 忙著合影賺紅包的百歲老人 村民:“那個黃媽干,錢數不完了。他們一幫一幫的旅游,每個人都送紅包,哪一家有老人的那個錢有很多了。” 隨著大量人口的聚集,一方面,巴馬清潔的水環境被迅速污染,另一方面,鄉村的風貌也快速城鎮化,物價飛漲,各種經濟利益正不斷的改變著這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記者:“廣州那個環境不好嗎?” 游客:“不好,那個污染大了。空氣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所以我們就走來這里,吸收負氧離子,喝這個山泉水,它污染小。有人這么說,你看以前你們把城市給污染了,現在你們又來污染鄉村。真的這里又污染了,排泄物、亂七八糟的東西排到河里面了,政府沒有一個規劃。” 采訪中,大部分候鳥人并不認為自己到鄉村居住有什么錯,但他們對當地是否有能力管理好這個世界聞名的長壽之鄉開始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疑。比如,這里的百魔洞是各種疾病患者呼吸負氧離子的好地方,但是各種車輛零距離的來來往往,汽車尾氣和不斷揚起的煙塵讓患者很是頭疼。 候鳥人:“我跟他們領導提了意見,他說再過5年吧。我說我們老人家,這么大年紀了,還等你5年,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修好。” 外來游客的涌入,也讓當地村民富了起來,患者們告訴記者,他們每個人租房每月要花1000元左右,吃飯要花700元左右,加上百魔洞的門票,一個月開銷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如果按坡月村、百魔屯、巴盤屯居住3萬外地人計算,每年將為當地產生7億元的旅游收入。而富裕后的村莊,也開始出現各種不良現象,調查的最后一天,記者夜間走回賓館的路上,就發現不少人開始在路邊的房子里賭博。 賭博現場 此外,生活條件的變好,當地村民酒也喝的多了,在從賭場回賓館的路上,喝多了的小伙子們拿著刀開始追趕。 記者:“出了什么事啊?” 村民:“沒事,他們打游戲,拿刀打游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