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西沙搜救:救援飛機上無言三小時
www.fjnet.cn?2013-10-05 17:46? 王子謙?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三沙10月5日電 題:親歷西沙搜救:救援飛機上無言三小時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搜索海域:宣德群島以西,長30海里,寬20海里,總搜索面積600平方海里,搜救時間:近3個小時。”5日上午10時許,停在永興島機場的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B7304號救助直升機螺旋槳已經轉動,機長許林海簡單通知隊員搜救計劃,然后打出起飛手勢。 飛機上升,引擎巨大的轟鳴聲填滿耳朵,鄰座救生員寫下機組人員名單,頭也不回地交給記者,眼睛盯住了窗外。 今天是B7304號救助直升機在西沙救援的第六天,自9月30日接到命令開始,機組人員每天往返于三亞與西沙之間,搜救人員轉運傷者,搭建起一條空中生命走廊。西沙沉船事故目前仍有54名漁民下落不明。 這是一次沒有“采訪”的采訪,除了眼睛觀察之外別無他途:救生員陳鈿琴和蔡曉東一前一后坐在機艙左側,他們身著制服,塞著耳塞,一臉嚴肅;絞車手譚軍儀坐在右側,手里端著望遠鏡,不時望向遠處的海面。 救援套、救生擔架、吊袋、救生衣、高繩、攝像頭盔。一整套搜救設備占據了機艙的大部分空間,讓人幾乎無處落腳。蔡曉東把食物和水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上,這些都是為幸存者準備的。 直升機加速向西,小島飛快退去,放眼望去四周茫茫,一片蔚藍。大海已經褪去了暴戾,恢復往日的柔美。飛行員不時查看海面情況,掌握著飛行速度、高度和方向。 不多時飛機到達指定海域,開始了低空搜索。高度100米,時速160公里,搜救在一個近長方形的區域展開。 陳鈿琴雙手托腮,身體像雕塑一樣一動不動,目光卻機警地掃視著海面。要想及時發現幸存者,他必須一刻不能停觀察情況:一件衣服、一塊木板,都能讓他的神經高度緊張起來。 多日勞累,坐在陳鈿琴對面的蔡曉東似乎身體有些不適,他手扶座椅,不時揉揉眼睛和鼻子,要來紙巾擦把臉,隨即又轉過頭去。 透過機窗,能看到海上執行搜救任務的船舶劃出一道道白色浪花。在這個海域內有多艘船舶與搜救飛機配合,一旦飛機發現目標,船只將及時趕到。 長時間盯著海面,譚軍儀的眼睛有些不適,他閉目幾秒,將風油精抹在太陽穴上,隨即遞給兩位同事。陳鈿琴多倒了一些抹在額頭,希望刺激一下略顯疲憊的狀態。 事發已近一周,海上只零星漂著一些雜物。返航時間臨近,一個橘黃色物體引起了譚軍儀注意,他立刻提醒飛行員降低高度,以便仔細查看。 奇跡沒有出現。譚軍儀觀察許久才放下望遠鏡,他指了指身上的救生衣,攤開雙手搖了搖頭,顯得有些無奈。(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