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洪災重建有條不紊 部分村民過冬物資仍緊缺
www.fjnet.cn?2013-10-08 06:58? 侯珍瑪?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我來說兩句
七八月份時,黑龍江部分地區發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災害。《經濟半小時》欄目派出4路記者,分赴災區,制作出《洪水過后我的家》系列報道。在報道中我們看到,很多災民家被沖毀,莊稼顆粒無收。現在冬天馬上就要來了。黑龍江嘉蔭縣的最低溫度已經達到了0度左右,災民們生活的怎么樣,做好過冬的準備了嗎?災后重建現在進展如何呢?來看《經濟半小時》記者發自一線的報道。 一、鰉魚臥子村:45000畝耕地4萬畝受災災后重建有條不紊 9月23號,記者來到了向陽鄉鰉魚臥子村,鰉魚臥子村是嘉蔭縣受災較重的村屯之一,也是村民轉移避險較早的一個村屯,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現在村民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這天,村長孫英彬又帶著包村干部王靖宇在村里走街串戶。 鰉魚臥子村村民朱慶庫:過來了。 村長孫英彬:怎么樣啊? 朱慶庫:采點蘑菇。 村長孫英彬:沒少采啊? 朱慶庫:采了能有個七八十斤。 朱慶庫:買了一百來斤,還剩點,留著過年吃。 包村干部王靖宇:這多少錢一斤? 朱慶庫:今年蘑菇成色不太好,好的能賣上25塊錢,這樣的話能賣20、17、18塊錢。 王靖宇:那也兩千塊錢。 朱慶庫:恩,沒辦法,地都淹了,采點蘑菇賣點錢,孩子還上學呢。 鰉魚臥子村不僅臨江還靠山,村民們利用晴好天氣,搭伴去山上采蘑菇填補家用。 王靖宇:房子裝咋樣啊? 朱慶庫:前兩天把炕搭好了,走進屋看看。 因為朱慶庫家的地勢相對較高,這次洪水進水的水深只有50厘米左右,前幾天又新刷了白灰,現在幾乎已經看不出來洪水淹沒的痕跡了。 朱慶庫:火墻子和炕,炕的外墻都裂了你看,里面都扒了,火墻的都重新砌的,重新搭的,鄉政府給的磚,炕也給的大磚重整的。 夫妻倆早上出去采蘑菇,其余時間就搶修房屋,現在家里的活干的都差不多了。 朱慶庫:災后重建,也沒花什么錢,能花400多塊錢,買點炕面磚,整了一袋水泥,磚、白灰都是政府給的,受災后讓自己家的親戚朋友會干這活的直接幫著給出點力。炕已經燒火了,都燒了十幾天了。 朱慶庫說,家里一共有6口人,父親母親都已經70多歲了,現在家里的生活能省的地方他都省了,這些沉豆芥、玉米核發水時被浸泡過,拿出來晾一晾,取暖時都可以用。過兩天他準備把村里發放的柴火再拉回家。天氣轉涼了,他想讓家人能過個暖和的冬天。 朱慶庫:這煤我都給灌上袋了,燒的時候好燒,冬天下雪的時候不用怕,拎一袋回去就能燒。 記者:這有多少噸呢? 朱慶庫:3噸煤吧。 記者:3噸夠嗎? 朱慶庫:反正不夠能差一些,實在不行燒點別的。 記者:多少錢一噸? 朱慶庫:這個能便宜點300塊錢一噸。 現場大喇叭:播送通知啊,有想外出打工的村民,有蘇州的活兒和南岔的活兒,想干活的跟村里聯系。 為了幫助黃魚臥子村村民進行生產自救,鄉里、村里經常會將一些可靠的務工信息向村民介紹,讓村民自己選擇。這兩天,朱慶庫打算把家里的房子修完后,和妻子一起去村里推薦的哈爾濱打工,多掙些錢。但是70歲的父母倔強得很,不肯去姐姐家住,這讓他犯了難,留在家里,就兩位老人,他還真是不放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