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洪災重建有條不紊 部分村民過冬物資仍緊缺
www.fjnet.cn?2013-10-08 06:58? 侯珍瑪?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我來說兩句
四、村民農田被淹家園被毀 多方援助重燃生活新希望 今年8月,黑龍江發生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最大洪水,松花江流域發生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鶴崗市共有20個鄉鎮163個村屯受災,其中5個鄉鎮36個村屯被淹。 記者在鶴崗市蘿北縣前鋒村看到,大面積的玉米地依舊淹沒在江水中。防疫人員正在村里噴灑消毒藥水,村民們也開始陸續返回家中收拾破敗的家園。 前鋒村村民讓記者來看他家墻上的裂縫,他們說已經收拾了三四天,冬天都不一定能回來住了。有位村民說,他9月7日剛回來,已經收拾了兩天,天天來回跑,因為屋里呆不了人。 記者看到,李桂芳的家是一棟傾斜的土坯房,來不及運走的家具和電器依然堆放在里面,由于房屋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盡管心里很著急,夫妻倆卻不能進屋去搬運。 8月中旬李桂芳和村里人轉移到縣里的安置點時,她只帶走了簡單的衣物和家里的7頭奶牛。沒想到洪水不僅淹沒了前鋒村,家里的房子也倒塌了一半。帶走的奶牛沒有地方養,也只好以4萬元賤賣了出去。李桂芳的丈夫說,本來有七頭牛,可以賣6萬多,但因為沒有地方放,只能賤賣。他們撤走的時候沒帶走其他東西,只帶走了幾頭牛。 和李桂芳家相比,劉剛秀家的房子由于是磚墻,損壞不是很嚴重,不過屋里的墻面上已經出現了裂縫。雖然已經收拾了兩天,依然隨處可以看到洪水留下的痕跡。劉剛秀告訴記者,他家的電視、電風扇、電飯鍋都不能用了。 盡管房子還在,但是家里的十幾坰地已經全部淹沒,不僅沒有了收入,還要搭上十幾萬的成本。劉剛秀說,一坰地最低賠了一萬。他用了五千元包的地,種子、化肥、農藥、播種等等算下來至少一萬元錢。 院里存放的過冬的煤炭還是劉剛秀今年夏天趁市場價格便宜時儲存的,被水淹過之后,劉剛秀也在擔心今年冬天這些煤炭能否使用,不知道還能不能燒。 記者采訪的這兩天劉剛秀一直在家中忙著收拾屋子,雖然房子已不太安全,不過今年冬天他還是打算住在自己家里,一方面能降低生活成本。同時也能再照看一下房子。 劉剛秀說,他打算把家里收拾收拾,能曬的東西曬一下。雖然屋子看著還好,但冬天一凍,就不知道什么樣了。 在鶴崗市受災最嚴重的除了蘿北縣,還有綏濱縣。今年58歲的畢建紅家住在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東方村,家里承包著幾百畝地,往年這時候已經是快到豐收的季節,然而今年的洪水卻讓她喪失了希望。畢建紅說,一坰地的苞米至少賠一萬多元。 畢建紅所在的東方村8月22日遭遇洪水,全家人租種的600畝地全部淹沒在水中。畢建紅說,看了不夠揪心的,所以不想去看,也過不去。 由于不知道洪水什么時候退去,畢建紅思前想后,只打算臨時租一個月看看,短期出租的房子很難找。對面的這間房子原本要租給別人一年,畢建紅央求了半天,才終于讓房東答應租給她一個月。 就這樣,一家五口便搬到了這里。由于轉移的匆忙,家里的生活用品大部分都沒有帶出來,屋里只有幾床棉被。門口堆放的這些木板還是畢建紅剛花200元買的一車柴火。畢建紅說,在外面住,不能像自個兒家一樣有啥用啥。在這誰都不認識,需要用東西了也不知道去哪借,還是家好。 畢建紅原本以為洪水退去之后便能重返家園,然而在離開家20多天后,9月8日她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里時,卻不由的流下了淚。 畢建紅說,她一進院,眼淚就含著眼圈轉。孩子攔著她不讓她進,怕她更傷心。家里確實什么也沒有了。 記者來到畢建紅的家看到,房子是用磚瓦和土坯搭建的,經過洪水長時間的浸泡,土坯已經剝落,墻體也出現了裂縫。地面上到處都是洪水過后留下的污泥和雜物。畢建紅說,能節省點,就節省點吧。 8月份轉移時,家里養的雞和鵝來不及運走,只能留在院里自生自滅。 這次回來,畢建紅費了一天的功夫才找到家里的雞和鵝,車上除了家禽和棉被衣物,還裝著從淤泥里挖出來的生活用品。如今她只能帶著這些家當離開自己的家,到外面去生活。 半小時觀察: 現在東北不少地區的最低溫度已達零度以下,一些地方的洪水還沒有消退,這些村民的家園將被埋在冰雪之下。更主要的是,今年的收成已經損失慘重,而明年春天時,農田依然還是被水淹沒,這讓春耕變得豪無可能,明年的收成也沒有著落。既要受災群眾順利過冬,同時還要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懷有信心,這應該是當前受災地區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祝愿災區的人們生產、生活順利! 1007 《經濟半小時》關注東北災區(一)推廣稿 主編:熊曼琳 記者:侯珍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