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奧巴馬和眾議院議長博納之間的對峙,海外民眾基本無法插手。博納日前表示,他的共和黨同僚不會接受一份干干凈凈的提案,也就是不帶任何條件的提案,該提案原本可以提高美國的債務上限,趕在美國政府觸及借貸上限、以及最快于下周觸發法律意義上的債務違約風險之前。與此同時,私下里,博納已對同僚表示,他會避免債務違約情況的發生,不過,目前依然無法確定的是,他是否確實擁有做到這一點的能力。 “國際社會在問,‘美國仍有采取行動的決心嗎?’”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齊妮婭·多曼迪說道。多曼迪為前美國國務院官員,曾在布什任內就職于國家安全委員會。 “針對敘利亞的投票,以及當前的預算危機,都讓當今世界神經緊張,”多曼迪說,指的是奧巴馬之前突然決定請國會授權打擊敘利亞,接著又改變了主意。 法國報紙《世界報》前華盛頓駐站記者、專欄作者阿蘭·弗拉商說,“華盛頓的政治體制現在看上去更像意大利,有著永久性的危機,而不像之前那樣,是一種總統制。” 焦慮感彌漫整個歐洲,弗拉商說,此外,這種焦慮來臨之時,希臘和西班牙的狀況似乎正要出現轉機,經濟剛剛出現爆發性增長,預示著衰退即將結束,而德國結束了選舉,羅馬也度過了又一場政治危機。如果出現另一輪金融崩盤,受創的將不止是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連法國也不能幸免,弗拉商說。 “人們不想看到這個脆弱的經濟穩定局面被肇源于華盛頓的一場潛在金融危機所破壞,”弗拉商說。 巴黎政治學院的經濟學家菲圖西說,政府違約將降低美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讓美元貶值,“就在歐洲的所有政策都旨在增強競爭力之時,這樣的局面將會導致歐洲的競爭力下降,后果十分糟糕。” 或許更糟的是,菲圖西說,“鑒于歐洲的銀行系統仍很脆弱,如果有更多糟糕事情發生的話,世界的金融體系可能會面臨未曾預見的后果。” 菲圖西表示,美國以前也經歷過政府關門,這一次的感覺卻不一樣,即使事實證明關門持續的時間并不長。 “也許我們沒有完全弄懂美國憲法,美國總統的實權也不如我們認為的那么大,”菲圖西說。“又或許,這是因為奧巴馬沒有很好地利用他的憲定權力。”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多曼迪說,周末對位于利比亞和索馬里的恐怖主義目標的軍事打擊極好地說明,當關乎其直接利益時,美國政府仍有能力采取行動。但更深層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會在更長期內趨于孤立,降低參與全球事務的積極性,如其不然,這是否只是奧巴馬政府應對方法的一個后果。 “現在尚無定論,”多曼迪說,“但我認為,這看上去像是一種更深層的轉變。” |
相關閱讀: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10-09] 美媒:美政府關門引發漣漪效應 給中國提供機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