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投資地方熱情下降 “央地合作”走出蜜月期
www.fjnet.cn?2013-10-09 15:19? 姚冬琴?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國資委和地方都在致力 “央地合作”去“行政化” 最近,曾經的“完美一對”――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下稱“港中旅”)與河南省登封市政府鬧起了“離婚”。 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1日,雙方矛盾激化,登封市政府“強硬”接管了之前由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管理的嵩山少林景區售票處等相關部門。登封市政府方面認為,合作初期,港中旅曾宣稱5年內投資8億~10億元,開展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旅游產業項目開發,但上述承諾卻并未兌現。港中旅沒有公開回應“不履行諾言”的質疑。 在陳少強看來,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目標不清晰、不一致。港中旅作為央企,關心收益,而地方政府則要兼顧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此外,沒有建立市場化的企業管理模式、旅游資源沒有實現市場化定價等,都是導致雙方合作最終崩盤的原因。 登封市政府一位官員也對媒體表示,市場主體的聯姻必須符合市場規律,正是當初急于求成的“撮合”,導致了后來合作過程中的“夾生”。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資研究專家對記者說,兼具央企出資人和行政管理者角色的國務院國資委,在“央地合作”中,就多次扮演“撮合者”。 專家分析稱,推進央企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壯大央企規模是國資委撮合“央地合作”的主要出發點。 國家批準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常常也為“央地合作”吹起政策的東風。湖北的“武漢城市圈”、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安徽的“皖江城市帶”、河南的“鄭汴新區”等規劃,都在推動“央地合作”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地方官員為了政績,也樂于親力親為,促成“央地合作”。比如,河北省某縣為了推動央企項目落地,該縣主要負責人多次進京與項目方洽談、協商,還制定了“三領三追”政策,即在談項目由主管縣領導領談,促其盡快簽約;已簽約項目由主管縣領導領辦,促其盡快開工;在建項目由主管縣領導領建,促其盡快投產。對阻礙和破壞項目運行的行為,追究當事人、部門“一把手”和主管領導責任。對央企作出“墻內之事由企業負責,墻外之事由縣政府負責”的承諾。 “也不排除各種非經濟因素,比如,有央企老總喜歡往自己老家投資,這還算好的。腐敗分子甚至會借著這個名義投資,再從中吃回扣,或者做利益交換。”上述不愿具名的國資研究專家說。 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國資委系統指導監督工作座談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指出,2013年全國國資系統要進一步完善央企、地方政府合作的協調機制,以出資關系為基礎,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深入做好合作項目的研究論證,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不搞“拉郎配”。 一些地方政府也提出要堅持央地合作中的市場化原則。安徽省商務廳副廳長潘萬金在《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一文中指出,要尊重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引導資本和產業按照市場機制流動和轉移;政府主要是轉變職能,搭建招商平臺、優化投資軟硬環境。 “如果‘央地合作’行政化色彩太濃,雙方行為就會扭曲,之后雙方都輸,這種模式長久不了。應該讓市場決定要不要投資,投資多少規模。”周放生認為,對于“央地合作”,政府方面要減少行政干預,而央企則要進一步進行市場化改革,實現股權多元化,才能真正實現利益的博弈和權力的制衡。《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姚冬琴見習記者 劉楊|北京報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