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0月9日電 (李欣梁犇)打碎雜技原有的節目形式,結合舞臺戲劇劇情特色,雜技劇《聊齋遺夢》9日為全場近千位觀眾呈現別樣雜技藝術,受到熱捧。 《聊齋遺夢》是山東省沖擊本屆“文華獎”的15部參評劇目之一,由山東省雜技團歷時一年半時間打造。該劇首次將聊齋故事搬上雜技舞臺,講述癡書生與狐仙凄美的愛情故事,整劇全部采用雜技肢體語言藝術展現劇情,演繹故事。 來自美國的TerryPompa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古老藝術形式和現代的舞臺設計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風格,非常吸引人。隨著十藝節的到來,可以在濟南欣賞更多頂級舞臺演出。濟南市民張瑩表示,用雜技的形式演藝《聊齋》神話故事,肢體語言表達力和劇情跌宕配合,整劇風格新穎獨特。 《聊齋遺夢》舞美劉科棟認為,該劇比太陽馬戲團的模糊主線更為創新,將雜技的“活”和戲劇的“劇”結合,完全用肢體語言講故事。舞美也結合中國審美美學和當代意識,更能給國內外觀眾熟悉的陌生感,產生共鳴又包含探求的欲望。該劇化妝設計王婷也表示,雜技同戲劇的結合使得本劇在舞臺化妝和造型上借鑒了神話人物的戲劇造型,結合動物特征和人類特性,現代感的舞臺化妝讓觀眾耳目一新。 《聊齋遺夢》藝術總監姚建國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打碎傳統的雜技節目形式,重新按照戲劇的劇情編排全劇,這是《聊齋遺夢》的一大亮點也是編排難點。在雜技動作中賦予戲劇語言,等于每個演員都要重新推翻固有的演出習慣,并重新學習舞臺表演和音樂律動節奏等戲劇藝術。雜技不再是單純地耍把式、玩手藝,增加了藝術色彩、賦予故事情節,讓雜技像戲曲一樣有韻味、有風味,有更高的藝術價值追求,創新中國的曲藝形式。 據悉,山東省雜技團1959年建立,曾兩獲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1998年獲“文華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