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詳解藍圖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致力共融
www.fjnet.cn?2013-10-10 07:14? 董冠洋?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李克強詳解“鉆石十年”藍圖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致力共融 中新社記者 董冠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開始其就任國務院總理后的首次東南亞訪問之行。在當日下午舉行的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詳細闡釋了“鉆石十年”藍圖,并特別提出了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的愿景。 多位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自貿區升級版將實現中國-東盟關系從“量的擴張”到“質的升華”,為地區經濟可持續增長注入新動力,為分歧領域探索新平臺,實現利益的深度共享和融合。 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在過去的“黃金十年”中,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2012年,雙方貿易額達到4000多億美元,為10年前的5倍;相互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為10年前的3倍。 受益于自貿區紅利的同時,高速發展的經貿關系也對現有自貿協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如李克強此前在接受東盟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指出的,雙方要在“黃金十年”的基礎上,尋求新的戰略突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就下一個“鉆石十年”,李克強9日提出,深化合作的關鍵是聚焦經濟發展。雙方應把握機遇,推動中國-東盟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在雙方“2+7合作框架”設想中,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無疑是值得矚目的焦點之一。 “原有自貿區主要涉及傳統貿易和投資,對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并未涉及”,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分析,未來十年,中國和東盟須逐步兌現已有承諾,建成一個沒有障礙的區域大市場,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全方位合作。 在外交學院教授蘇浩看來,“如果說中國-東盟關系過去的發展是‘量的擴張’,那么未來的發展將是‘質的升華’”。他認為,僅僅以互補方式進行貨物貿易是不夠的,中國-東盟間應形成產銷相連、深度連接的完整產業鏈條,使雙方在經濟上密切聯系并相互依托,實現真正的升級。 “中國-東盟應考慮做一個更高標準的自貿協定”,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告訴中新社記者,更高標準意味著雙方需要推動生產貿易、金融、基礎設施這三條供應鏈更顯著的互聯互通。 不言而喻,“鉆石十年”的貿易升級、產業融合離不開大量資金往來,這就要求中國-東盟進一步加強金融合作。為加強本地區金融合作、防范風險,李克強建議擴大雙邊本幣互換的規模和范圍,擴大跨境貿易本幣結算試點,發揮好中國-東盟銀聯體作用。 李向陽分析,近年來東盟與中國經濟周期相關性越來越高,而與發達國家錯位,特別是美國今年提出的退出量化寬松政策,持續攪動東南亞資本市場,“要維護地區整體經濟的穩定離不開金融的穩定”。同時,擴大雙邊本幣互換和結算的規模還將有效降低區內貿易和投資的匯率風險和結算成本。 在探討“升級版”圖景時,多位專家將目光投向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在當日講話中,李克強特別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東盟及本地區的互聯互通提供融資平臺。 “東盟地區,乃至整個東亞地區有大量的過剩儲蓄和外匯儲備,但客觀上很大部分并未轉化為有效投資”,李向陽分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能夠將互聯互通與金融合作有機結合。 蘇浩亦指出,公路、鐵路、航運、油氣管道的跨國界互聯互通將中國與東盟在地緣上更加緊密地聯接在一起,進一步提高了中國-東盟經濟聯系的融合程度。 中國與東盟在地理上相互毗鄰,歷史上淵源深遠,文化上聯系緊密。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曾為雙方經貿、文化往來打通經絡,而此次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進一步為雙方,甚至在分歧領域探索新的合作平臺。“海上絲綢之路的特別意義在于,中國的發展將給周邊國家帶來機會,帶來經濟發展的引擎”,蘇浩分析。 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東南亞之行后,李克強此訪緊密銜接。可以看出,中國領導人的頻密到訪,進一步凸顯與鄰國塑造互惠共贏格局的戰略思維信心,也表明了堅定的“惠鄰”立場。誠如李克強所言,中國愿與東盟永遠為伴,永遠為友,真誠合作,共同為造福亞洲乃至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0]李克強在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上的講話(全文)
- [ 10-09]習近平就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強就推進這項工作作出批示
- [ 10-09]李克強抵達文萊 將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
- [ 10-09]日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盼與李克強握手交談
- [ 10-09]李克強: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