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謠言背景下的網絡輿論新格局
2013-10-10 21:10:18??來源:千龍網 責任編輯:陳瑋 林誠悅 |
財新《中國改革》特約作者 祝華新 2013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宣布:警方在安慧北里一小區將嫖娼的薛某(男、60歲)和賣淫女抓獲,依法行政拘留。薛某即是有1200萬粉絲的網絡名人薛蠻子。從2010年9月8日開通微博以來,他平均每天發博79條,大多是時事類議論,其中不少是對政府的批評。央視《新聞聯播》節目破例用3分鐘時間,揭露薛蠻子的劣跡。前些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萬戶侯”的微博大V們,驟然走入黃昏。 9月10日凌晨,云南知名網友“邊民”被警方刑拘,理由是涉嫌虛報注冊資本。“邊民”在躲貓貓、小學生賣淫案等網絡熱點事件中表現活躍。而2009年初“躲貓貓”事件發生后,云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網友調查,掀開了“網絡問政”的序幕。與京城大V不同,“邊民”絕少意識形態的高談闊論,熱衷于質詢熱點事件真相。 “邊民”被拘,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前些年,互聯網空間的關鍵詞是“網絡問政”,打撈“沉沒的聲音”。為改變政府工作在網上經常處于被“圍觀”批評的局面,“政務微博”異軍突起,努力回應“網民關切”。 從今年8月下旬起,互聯網空間的關鍵詞寫滿了:造謠傳謠,尋釁滋事,揭批大V,治安處罰,刑事拘留。政府化被動為主動,號召開展網上“輿論斗爭”,敢于“亮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這些熱詞轉換的背后,是從互聯網治理到社會管理,一些新的理念、思路和格局正在形成,將深刻地影響民眾和政府之間的溝通互動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博弈。公權突然發力,用力之猛,讓不少領導干部有收復“失地”的興奮,同時也讓習慣于“吐槽”的網民,特別是近幾年自我感覺良好、刷微博“像皇帝批閱奏章”的“意見領袖”措手不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