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結構調整有所改善
www.fjsen.com?2013-10-11 06:52? 吳秋余?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怎么看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九個怎么看·專家訪談錄③) ——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 本報記者 吳秋余 我國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增長潛力,自主創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強,經濟發展前景光明 記者: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進入了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中長期的發展前景?我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階段? 侯永志:從世界范圍來看,確實有一些國家在人均收入達到中等國家平均水平之后,發展長期處于停滯狀態,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但我國有自己的優勢和特殊性,經濟發展的光明前景不容置疑。 首先,我國經濟增長依然會有強大的需求拉動力。我國是第一人口大國,居民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這說明未來我國依然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增長潛力。另外,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尚未完成,繼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將帶來廠房投資、設備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進一步增長。 其次,未來我國經濟增長依然會有強大的供給支撐力。雖然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依然可以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高的國內儲蓄水平;雖然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已開始下降,但勞動者素質卻越來越高。 此外,隨著國家創新戰略的實施,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強,這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推動力。 結構調整有所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所提升,第三產業比重有所上升,現代裝備制造業有明顯進步 記者: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還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調整? 侯永志:近年來,我國加快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經濟結構狀況有所改善,主要表現在: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所提升,第三產業比重有所上升,現代裝備制造業有明顯進步,區域發展差距有所縮小,城鄉一體化發展有所加強,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有所增多。 當然,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還遠沒有到位,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和進一步加快步伐。結構調整的攻堅方向有三個:一是以提高居民收入、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為主要手段,增強居民整體消費能力,擴大內需市場;二是以廣泛應用既有高新技術和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成果為支撐,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三是以增強欠發達地區“造血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為依托,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