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山東交通學院海運學院航海技術112班學生,海運學院濱城志愿服務隊成員,2012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曾擔任海運學院新生部學生會副主席,航海112班班長,海運學院新生部辦公室助理,現任海運學院航海系科技部部長,航海123班,航海124班助理班主任。 遠離家鄉山東上大學 洪水泛濫情牽受災家鄉 王楊同學在今年8月回吉林辦理助學貸款期間,正趕上位于白城市鎮賚縣的沿江鎮發生特大洪水,無數的農田和房屋被淹,當地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鎮賚縣各界人士紛紛參與到抗洪搶險工作中,但是抗洪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國堤的防守上,而位于國堤外的莫什海屯屬于民堤,需要村民自己防守。由于各種原因,莫什海屯民堤缺少人力、物資,險情頻發,情況非常緊急。當得知這個消息后,王楊同學十分焦急,非常想幫家鄉父老鄉親們做點事,由于自己學校長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并擔任學生干部,就萌發了組織"山東交通學院大學生抗洪服務隊"的念頭。在航海系黨支部宋海濤書記的指導下,王楊同學制作了隊旗并開始征集隊員。 組織大學生志愿隊赴吉林抗洪 8月6日,王楊同學首先聯系到了我校土木工程學院的辛立權同學和海運學院的宋虎同學,然后聯系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王禹橙同學;8月7日,我校大學生抗洪服務隊征集隊員的消息經過網絡傳播和同學間互相聯系傳播開來,吉林師范大學博大學院,吉林工程大學,吉林工程師范技術學院,河南城建學院,長春師范學院等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們紛紛加入,抗洪服務隊成員壯大到了19人。王楊同學因為熟悉當地情況,精通水性,有豐富志愿服務經驗,而且又是活動組織者,被推選為服務隊的隊長。 抗洪服務隊成立后,王楊同學立即與沿江鎮人民政府的有關負責人取得聯系,表達了服務隊要去險情比較嚴重的莫什海屯參與抗洪搶險的意愿,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時,為了保證大學生志愿者們的安全,當地政府也派出專門的工作人員全程跟隨。鎮賚縣黑魚泡國家糧食儲備庫負責為當地的本次抗洪搶險提供所有車輛和物資,該單位負責人付長志主任聽說了大學生成立抗洪服務隊的消息后,非常贊同,他認為大學生能在國家危難時,前往一線服務,很難得,立即為服務隊調撥了車輛、司機和搶險物資。 抗洪不盲目巧用大學專業知識 8月8日,隊伍于第一時間趕到抗洪第一線--白城市鎮賚縣沿江鎮前少力村莫什海屯。修理筑好的防水堤,協助村民打樁、鞏固工事,給袋子裝土,協助村民轉移貴重物品。 為盡快修好被洪水破壞的堤壩,大學生們扛土包、壘壩、定樁、清理淤泥,在堤壩附近與鄉親們同吃同住。由于在洪水的沖擊下,水下的木質扶樁很容易被沖垮。為此,學土木工程的辛立權還提出用鋼條來加強扶樁穩固性的想法,得到村民的贊許。8天里,他們以險為令,與村民們起早貪黑奮戰在抗洪第一線。 8月13日,考慮到已基本完成了任務,再加上部分隊員開學日期臨近,大學生們結束了本次志愿服務。由于平時他們基本上沒干過重活,8天來,平常握筆的雙手舉起了大榔頭,搬起了木樁,每個人手和腳都磨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身上、手上多處被石子、鋼絲等割傷。 通過組織并參加此次志愿服務活動,與當地村民及武警官兵一起奮斗在抗洪一線,學生們從另一個角度接觸社會基層,了解民生,受益良多。同時,也證明了我們培養的90后大學生不是嬌生慣養的一代,而是可以為社會分憂解難的有用人才。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沿江鎮政府也發來表揚信,對該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過硬,關心社會民生的行為給予高度表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