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大“經濟牌”沖淡安倍空頭“政治牌”
www.fjnet.cn?2013-10-12 07:04? 暨佩娟 孫秀萍 李珍 王剛 郭芳 陶短房 甄翔 候濤?來源:環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結束東盟、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之后,安倍和夫人于10日深夜返回東京。在日本新聞網看來,安倍并沒帶回他想要的東西——拉攏東盟國家,讓其聯合起來制定一個牽制中國的“南海行為準則”。該報道稱,從今年5月開始,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就開始游說東盟峰會的主席國文萊,希望文萊能“主持公道”。在峰會上,安倍也對此反復呼吁。但從今日結束的峰會情況看,文萊的態度一直躲躲閃閃很曖昧,連日本自認為最堅定的南海安保合作者菲律賓也沒有太多地附和日本。中國強大實在的“經濟牌”大大沖淡了安倍首相的空頭“政治牌”,最終使得安倍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 日本《產經新聞》下屬的《產經商務》報道稱,東盟峰會發表的聲明最終草案上只將“遵循國際法和平解決紛爭”納入其中,對于南海問題沒有任何記述,看得出是避免過度刺激中國。日本朝日電視臺評論說,南海問題本來應該是美國首先出面來管,奧巴馬不在,克里也不說,因此安倍首相變成孤軍奮戰。對于安倍希望東盟國家理解日本推進積極和平主義和行使集體自衛權,韓國《朝鮮日報》稱,只有越南和菲律賓對此持積極贊同態度,其他國家因為顧忌與中國關系都“顧左右而言他”。日本《東洋經濟》雜志評論說,實際上自其第二任期開始,安倍頻繁的外訪中,除了成功贏得舉辦奧運會的機會之外,幾乎沒有任何成果,給人以白跑一趟的印象。今后安倍外交將迎來真正考驗。 《日經新聞》評論說,東盟正想方設法維持與中日兩國的外交平衡。在中國新領導層的經濟攻勢下,對中國的批評正逐步變弱。面對存在領海糾紛的馬來西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將擴大進口,并就加強軍事合作達成一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開始在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中拋出消極論調。但反對過度向中國靠攏的聲音也根深蒂固。有東亞相關人士提出“為防止中國一家獨大,有必要加強與日本的合作”。 日本《每日新聞》11日評論稱,東盟去年在南海問題上分成親中派和對中強硬派,陷入分裂的危機,現在東盟成員國對于東盟峰會變成中日競逐的舞臺心懷警惕。印尼外長在這次會議上說:“一國繁榮,其他國就會衰退的冷戰時代思維應當拋棄。”《阿爾及爾自由報》稱,東盟有自己的盤算,大多數東盟國家并不希望在中日之間選邊站,而更希望在推動東盟共同市場建設過程中,能實現同中日兩大經濟體的“左右逢源”。特別是當主權問題一時難以解決時,東盟大多數國家會更小心地在中日間尋找平衡。 1977年,時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奠定了日本—東盟關系發展基礎。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稱,與前任不同的是,安倍拉近同東盟距離的希望缺乏具體明確的因素支撐,因此也難以像36年前的福田那樣獲得東盟的支持和信任。美國《芝加哥論壇報》評論說,曾在APEC峰會期間采訪安倍的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稱,安倍近期似乎表現出超級自信、自我陶醉的狀態,甚至稱得上“夸夸其談”。安倍刻意尋求亞洲地緣政治領導地位是誤入歧途,或許也是反建設性的。只要日本仍服從于美國,并在地區中充當美國軍事力量的平臺,日本就缺乏地緣政治領導地位的可信度和道義權威。法國《世界報》稱,奧巴馬此番在東南亞的“缺席”,令本就有顧慮的東盟國家愈發擔心,這也讓日本在東南亞尋找對抗中國盟友的努力變得更加艱難。【環球時報駐泰、日、韓特派特約記者 暨佩娟 孫秀萍 李珍 王剛 環球時報記者 郭芳 陶短房 甄翔 候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1]快訊:安倍回避談及秋季是否參拜靖國神社
- [ 10-11]安倍將在臨時國會發表施政演說 強調經濟戰略
- [ 10-10]安倍當面要求樸槿惠取消對日本水產品進口禁令
- [ 10-08]安倍當選最令韓國人討厭元首 中美俄元首受歡迎
- [ 10-08]與安倍理念不同 日外相被指難發揮“鴿派”特色
- [ 10-08]安倍與普京舉行會談 欲建深厚關系談判爭議領土
- [ 10-07]日媒:安倍內閣支持率略降 多數人未覺經濟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