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提出構建“影像絲綢之路”解讀絲路文明
www.fjnet.cn?2013-10-12 07: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蘭州10月11日電 (南如卓瑪)10日至11日,絲綢之路文化峰會在蘭州召開,與會者多元視角論道“絲綢之路經濟帶”,專家學者提出構建“影像絲綢之路”,解讀絲路文明。 “在人人都是攝影師的網絡信息時代,打造新的影像絲綢之路是當代中國攝影人的時代命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王瑤說,此次峰會讓她充滿期待,因為絲綢之路是所有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的夢想。 王瑤表示,去年,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和新疆等西北五省區開始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共同打造“絲綢之路”旅游品牌,作為和旅游結合最緊密的媒介,攝影在這個過程中也展現出強大的傳播優勢,她說,“一圖勝千言”,圖像本身有著穿梭時光的特性,也是最直觀、最生動語言,比如借助攝影推介出來的知名景點如張家界、九寨溝,而現在甘南藏區等攝影采風地也成為知名旅游地,由此可見,復興“絲綢之路”,攝影的作用和潛力是無限的。 王瑤稱,新媒體發達的網絡時代,更好的構建“影像絲綢之路”可從通過提升影像絲綢之路的專業性、增強影像絲綢之路的大眾性、擴大影像絲綢之路的國際性等方面著眼。她說,影像絲路也應號召更多普通民眾參與。 “此外,還可拓展影像絲綢之路的多媒體化,可以創建絲綢之路手機分享平臺,”王瑤建議,比如說在微博、微信等微媒體開通絲綢之路隨手拍公共賬號,推送攝影、視頻語音等多媒體影像,也可以選擇舉辦中國“絲綢之路”微畫冊大賽,匯集手工制作的微畫冊加以展示,也可以命名準入或提倡絲綢之路中國段乃至沿線其他國家建立絲綢之路主題酒店,通過絲綢之路的文物、民俗風物、地理圖冊等攝影作品為載體營造文化氛圍,入住旅客只要上傳手機攝影作品到前臺就有機會得到發布,深度好的作品還有機會被酒店收藏。 而用圖片“重現”馬可波羅足跡的著名攝影師麥克·山下在這里說,“照片是最直觀的表現形式,是消除了語言隔閡的交流”。 麥克·山下曾從威尼斯作為起點出發,重走絲綢之路,拍下身背AK47步槍參加婚禮的土耳其婦女、伊拉克摩蘇爾的鳥瞰圖、阿富汗巴德吉斯吸食鴉片的老者等經典影像?!坝袝r候,花一整天的時間,就為了等一個精彩的瞬間?!彼f。 日本NHK紀錄片《新絲綢之路》制片人蔣樂群表示,要抓住“影響絲綢之路”的再發現。他說,中國社會現在在改革開放的快車道上,可以預期中國文化事業的大發展會有一個高潮即將到來,絲綢之路,尤其敦煌這樣的文化寶庫也有一個新的時機,“絲綢之路的紀錄片,可以在介紹一般的民情風俗的同時,融進更多的當代意識。” 中央新影集團黨委書記楊曉民表示,通過“影像絲綢之路”打造甘肅文化。他認為甘肅是中國文化的母體之一,“我們必須通過絲綢之路包容開發的文化,提煉、構造、重建甘肅文化”。(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