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力量“接力”愛心 草根力量活躍最前線 在狂風暴雨籠罩的浙江,每一個普通人也奉獻出各自的“微力量”。 10日上午,臺州微信群“泰山服務隊”成員便在群里發出募捐倡議:余姚的同胞正等著我們的救援,我們豈能視若無睹!我倡議,此刻開始,募集善款。愛心包每個200元。到了中午11點半,愛心包認捐數達到147個,不到2小時的時間里,已匯集愛心款近3萬。 溫州的準爸爸鄭先生與他的妻兒一同感受到了無數的“微力量”。7日凌晨,鄭先生帶著臨產的妻子從瑞安的家中出發,一路數次遭遇嚴重積水、塌方,在鏟車、好心人的私家車、農村熱心大爺的擺渡船、消防官兵的救援車等多種交通工具后,抵達醫院順利生產。記者了解到,像鄭先生這樣準爸爸的故事,在溫州還有數起。 在寧波,“雙閃”成員在火車東站送帶小孩的旅客回家。志愿者通過網絡發出招隊員的啟事,得到了網友們熱情響應,短短幾個小時,就有幾十位愛心車主報名…… 在杭州,兩萬余名團員青年和志愿者,勸導游客避開臺風,以免耽擱行程;多輛吉普車“仗著”底盤高的優勢,在城區不斷“巡邏”,幫助在積水中拋錨的車輛。 在“菲特”肆虐的數日里,蒼南壹加壹越野車救援大隊大隊長李海洋和他的隊友們在風雨中接到救援信息,一刻不停地趕赴現場。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是著名的民間救援隊,為了應對“菲特”,壹加壹組織了200多名隊員參與抗臺搶險,并組織20多輛出租車提前到沿海鄉鎮協助轉移群眾和運送物資。 網絡傳遞“正能力” 臺風無情人有情 臺風雖然殘酷,一場臺風下來,時常看到老百姓受傷、房屋倒塌、經濟受損等現象,但是,看到市民之間隨手互助的事跡不斷被網友“曝光”,臺風天也多了一絲絲溫暖。 網友“盛開德向日葵”在微博上公開致謝稱,半夜12點半從韓家橋送我到曙光路口的車主讓我搭車回家,這樣的臺風天還那么晚還停車答應送我回家,平湖的好人真的很多! 網友“白澤貝夏”上傳了一組環衛工人背著小學生過積水路段的照片,在杭州天目山路玉古路口,這位“最美環衛工人”把學生抱起來,背在肩上,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幫學生蹚過積水,半小時內便已幫助了十多位學生。 “患難見真情”,越是在危險的時候大家越能守望相助。記者還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網友呼吁:“臺風天叫外送,雖然很方便,但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請大家將心比心,不要叫外送。” 浙江省慈善總會秘書長石奇仁表示,這是浙江人“向善”理念的最好體現。他表示,過去發生的災害大多在外省,浙江人民便已經表現出巨大的愛心和善意,這一次受災的是本省的同胞,民眾們更是將這種愛心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做善舉不需要驚天動地,平時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發揮到更好,這便是最美。”石奇仁說,每一個人的能力不同,所能做出的善舉影響范圍也不同,“但是奉獻出這樣的力量的每一個人,都應該被稱為‘最美浙江人。’”(中新網杭州10月12日電/記者汪恩民 見習記者 邵思翊) 中新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