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困局:水質不達標 特枯年份或無水可調
www.fjnet.cn?2013-10-15 07:08?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9月10日,在河南湖北交界處、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東岸、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水利樞紐工地上,已不見了往日的繁忙。大壩主體工程已然完工并已蓄水,渠首工程計劃今年11月全部完工。 所謂渠首工程,即引水工程的水利樞紐,因其位于引水渠道之首,故稱渠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完工后,陶岔渠首將成為向中國北方京津冀豫等地區送水的“水龍頭”。 根據中線一期工程規劃,2014年10月,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將正式供水,全程1276公里,陶岔渠首年平均調水量為95億立方米,枯水年為65億~70億立方米。 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擴大輸水能力,陶岔渠首引水規模擴大到年平均調水量為130億~140億立方米。除滿足受水區范圍內京津等大中城市用水外,可兼顧生態環境和農業用水。二期工程將根據受水區的實際需要,在2030年前后開工建設。 要調干凈的水,要保證一路上水不能臟。這是南水北調的基本原則。為此,國家先后批復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源區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專門劃定了一級和二級水源保護區。根據規劃,在2014年中線通水前,丹江口水庫的水質要達到二類,2015年末直接匯入水庫的主要支流,其水質不能低于三類。 然而,根據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保局丹江口分局提供的信息,目前進入庫區的神定河、泗河、犟河、老灌河等河流污染嚴重,為五類或劣五類水。9月13日,記者在十堰市污水處理廠的神定河出水口處看到,處理完的水排到河中和河內的水形成兩種不同的色澤,排出的水清亮,而河道里從上游流來的水是黑水。另外,淅川縣城區每年40%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老灌河。由于老灌河污染嚴重,河水富營養化程度很高,遠遠就能看到河面上生長出了許多紅色藻類植物。 另外,近年來,由于丹江口水庫上游雨量減少及用水量增加等因素,庫區來水量低于多年平均來水量,有可能導致南水北調的供水量不確定。據權威預測,嚴重枯水期可能就無水可調。 此外,陶岔渠首水源管理權至今仍是懸念,地方政府、中線水源公司、漢江集團等之間的爭奪還在繼續。而更高層面,水利部、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之間的博弈依然沒有定案。 明年通水在即,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水質、水量、水權“三憂”仍待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30]南水北調湍河渡槽完工 創U型輸水渡槽之最
- [ 09-29]南水北調中線明年送水入北京
- [ 09-14]劉云山在參加全國科普日活動時強調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 加強科技知識普及
推動形成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的社會氛圍 - [ 09-11]“村民搶挖古錢幣”續:當地張貼告示全力追繳
- [ 08-29]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將蓄水 確保按期向華北通水
- [ 08-28]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大壩通過蓄水技術性驗收
- [ 08-26]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大壩開始接受蓄水驗收
- [ 08-15]為移民還原“歷史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