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臨老齡化問題 各國謀應對策略
www.fjsen.com?2013-10-15 09:18?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老年人不應被看作社會負擔 建立比較完善的保護老年人的法律體系,保證老年人口不受到社會的歧視,在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服務和社會排斥等方面,老年人口都有權利主張自己的各項要求 人口老齡化對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如何做出選擇來應對挑戰,盡可能地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提供機會,將決定我們是否能從“長壽紅利”中獲益。 2002年,第二次老齡問題世界大會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會議通過了《馬德里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呼吁人們改變對老年人口的態度,老年人不應被看作是社會的負擔,而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積極的參與者,他們的權利必須得到尊重,應把老齡化從社會經濟的壓力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生育水平低是人口老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很多國家制定了育兒津貼和帶薪假期等家庭政策,向離職生育期間的女性提供一定的醫療、營養和薪資等補助、津貼,刺激女性的生育意愿。加大在兒童教育、看護和醫療等方面的公共福利投入,縮短低齡兒童父母的工時,以緩解家庭看護幼兒的壓力,使父母雙方兼顧工作和育兒的雙重責任。這些措施也保證了女性職工重回勞動力市場,增加了年輕勞動力的參與率。 老年人的積極就業政策包括促進老年人就業、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和延長退休年齡等。促進老年人就業的基本理念,只要老年人想工作而且有能力工作,就允許老年人繼續工作。許多國家通過法律反對就業市場中的年齡歧視來減少老年人就業障礙。 保證應對人口老齡化措施得以實行的基礎是要有法律保障。許多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保護老年人的法律體系,保證老年人口不受到社會的歧視,在就業、社會保障、醫療服務和社會排斥等方面,老年人口都有權利主張自己的各項要求。 (作者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0-14]老人更是社會財富
- [ 10-14]加快推進養老體系改革刻不容緩
- [ 10-13]善待老年人應對老齡化 ——“銀發浪潮”下的思索
- [ 10-11]養老改革頂層設計研討會在即 專家建議引二元結構破題
- [ 10-10]哈市空巢老人38.4萬 10年后黑龍江人口或負增長
- [ 10-08]養老金整體投資運營或將取得實質性突破
- [ 09-24]農村留守老人也應“老有所依”
- [ 09-17]以房養老試點方案或明年一季度推出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