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鼓勵發展老年“全托”等服務 減輕獨生子女負擔
www.fjnet.cn?2013-10-15 09:21? ?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原標題:老人“全托”減輕獨生子女負擔 國務院14日公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是迄今為止我國政府公布的首部有關健康服務業的文件。這部文件有哪些具體的惠民便民舉措?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國家相關部門、專家和業界人士。 從重治病到重防病早診斷 《意見》提出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等目標任務。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國恩說,這份文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在制度設計上,將現行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醫藥衛生制度基礎前移和后延,即更加強調強身健體和疾病的早期預防、早期診斷,加強健康管理和護理,重視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會長、慈銘健康體檢集團總裁韓小紅博士認為,每個成年人或多或少存在亞健康問題。疾病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就能節約治療成本,延長壽命。《指導意見》提出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多樣化健康服務。只要通過及時健康檢查,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那些40歲—50歲就因病去世的人許多是完全可以長壽的。 引民資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意見》規定: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并不斷擴大開放領域。 孔醫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令謙認為,政府放寬社會辦醫對民辦醫療機構的發展“肯定是一大利好消息”。引入競爭機制,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民營醫院之間形成競爭,注重人才培養,醫德醫風教育,提高醫療機構能力建設,加強政府監督,能為老百姓放心就醫提供安心保障,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就醫選擇。 以專業護理減輕家庭負擔 對于《意見》提出推動發展專業、規范的護理服務的要求,湘雅博愛康復醫院院長周江林認為,“在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即將突破2億人的大背景下,可以預見,未來康復與護理服務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服務能力及服務水平將快速提升,城鄉居民將有望實現在就近便利的前提下,得到個性化與專業化的康復、護理服務,改善健康和生活質量。” 他認為,適應不同人群需要的護理服務可大大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解放大批中青年勞動力,讓家庭成員回到工作崗位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是解放生產力的有效途徑。 “托老所”減輕醫院壓力 《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全托”等服務。這讓長期關注養老問題的某新聞媒體記者十分興奮:“我是一個獨生女。我爸媽將來老了,我工作沒時間照顧他們,但讓我送他們進養老院,感情上過不去。現在好了,將來有社區‘托老所’,我可以上班前把他們送進去,晚上再接回來。” 劉國恩說,養老服務不完善容易導致老年人疾病頻發,增加住院需求。這使本已緊張的大醫院床位資源更加稀缺,這讓那些急需住院治療的病人因為床位緊張得不到及時治療。良好的養老服務可減少大醫院的壓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4]別讓養老善政堵在最后一公里
- [ 10-14]“老有所養”的陽光更需照向農村
- [ 10-14]孝悌之義,何須只賴假期
- [ 10-14]養老院“排隊100年”背后的養老憂思
- [ 10-14]解決養老問題需要建立過渡性機制
- [ 10-14]誰讓四成老人自認是家庭負擔
- [ 10-14]養老困局
- [ 10-14]老年節法定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