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www.fjnet.cn?2013-10-15 14:00? ?來源:中國政府網 我來說兩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 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 國辦發〔2013〕10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依法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政府密切聯系群眾、轉變政風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以來,政府信息公開邁出重大步伐,取得顯著成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傳播方式的深刻變革,社會公眾對政府工作知情、參與和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對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公開政府信息、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和正確引導輿情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公眾期望相比,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公開不主動、不及時,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等問題,易使公眾產生誤解或質疑,給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響。為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增強公開實效,提升政府公信力,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強平臺建設 (一)進一步加強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要以主動做好重要政策法規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為重點,切實加強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提升新聞發言人的履職能力,完善新聞發言人工作各項流程,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熱點問題定期有序發布機制,讓政府信息發布成為制度性安排。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要圍繞國務院常務會議等重要會議內容、國務院重點工作、公眾關注熱點問題,及時組織新聞發布會,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建設成中央政府重要信息發布的主要場所。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以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原則上每年應出席一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或相關負責人至少每季度出席一次。國務院各部門要建立健全例行新聞發布制度,利用新聞發布會、組織記者采訪、答記者問、網上訪談等多種形式發布信息,增強信息發布的實效;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以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增加發布的頻次,原則上每季度至少舉辦一次新聞發布會。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依托新聞發布平臺和新媒體發布重要信息的制度,并指導本級政府各部門和市、縣級政府加強新聞發布工作,進一步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時效性,更好地回應公眾關切。 (二)充分發揮政府網站在信息公開中的平臺作用。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通過更加符合傳播規律的信息發布方式,將政府網站打造成更加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政府信息發布平臺,在網絡領域傳播主流聲音。加強政府信息上網發布工作,對各類政府信息,依照公眾關注情況梳理、整合成相關專題,以數字化、圖表、音頻、視頻等方式予以展現,使政府信息傳播更加可視、可讀、可感,進一步增強政府網站的吸引力、親和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決策,要在政府網站公開征求意見;重要政策法規出臺后,要針對公眾關切,及時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政策法規解讀信息,加強解疑釋惑;對涉及政務活動的重要輿情和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要積極予以回應,及時通過政府網站發布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以及處理結果等,地方政府和部門負責同志應主動到政府網站接受在線訪談。拓展政府網站互動功能,圍繞政府重點工作和公眾關注熱點,通過領導信箱、公眾問答、網上調查等方式,接受公眾建言獻策和情況反映,征集公眾意見建議。完善政府網站服務功能,及時調整和更新網上服務事項,確保公眾能夠及時獲得便利的在線服務。加強政府網站數據庫建設,逐步整合交通、社保、醫療、教育等公共信息資源,以及投資、生產、消費等經濟領域數據,方便公眾查詢。 (三)著力建設基于新媒體的政務信息發布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各地區各部門應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重大關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功能,以及時、便捷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開通政務微博、微信要加強審核登記,制定完善管理辦法,規范信息發布程序及公眾提問處理答復程序,確保政務微博、微信安全可靠。 此外,要進一步加強政府熱線電話建設和管理,清理整合有關電話資源,確保熱線電話有人接、能及時答復公眾詢問。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09]國辦:2020年實現北斗衛星全球覆蓋 提供導航服務
- [ 09-25]國辦發布關于調整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的通知
- [ 09-22]國辦發布進一步加快煤層氣抽采利用的意見
- [ 08-13]國辦發布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實施意見
- [ 08-08]中辦、國辦印發通知:5年內黨政機關嚴禁新建樓堂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