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夫人齊心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憶仲勛》
www.fjnet.cn?2013-10-18 06:57?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得知鄧小平同志重新參加中央領導層的工作后,仲勛希望恢復工作的心情更加急切。黨的十一大召開后不久,仲勛便給黨中央寫了一封信,提出想在有生之年繼續為黨工作的請求。與此同時,我在女兒橋橋陪同下,多次往返于北京、洛陽之間,也多次找王震同志反映情況。王震同志非常關心仲勛的“問題”,為仲勛恢復名譽說了話。這期間,我們也找過胡耀邦同志和葉帥(葉劍英同志)。我第一次見到胡耀邦同志時,他從資歷、經驗、工作能力、水平、威信等幾個方面稱贊了仲勛,葉帥也堅決支持仲勛出來工作。在大家的關心和推動下,仲勛于1978年2月24日出席了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4月初,仲勛恢復了工作。之后,中央決定派仲勛去廣東工作,“把守南大門”(胡耀邦同志原話)。 對于仲勛同志的歷史問題,1979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組織部關于為小說《劉志丹》平反的報告中說:《劉志丹》(送審樣書)不是反黨小說,而是一部比較好的歌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描寫革命斗爭的歷史書。習仲勛等同志關心這部小說的創作,對如何改好這部小說發表過意見,是完全正當的,根本談不上什么反黨陰謀集團活動。“所謂利用寫《劉志丹》小說進行反黨集團一案,是康生制造的一起大錯案”。198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于為所謂“習仲勛反黨集團”平反的通知,為仲勛徹底平反。仲勛和我終于放下了沉在心底多年的包袱。 初到廣東,仲勛面臨的形勢十分復雜,任務非常艱巨。他深知重新工作的機會來之不易,做好廣東工作責任重大,所以,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天都要到凌晨后才肯休息。1978年7月,仲勛到沙頭角考察,第一次看到那條獨特的“中英街”。一街之隔,香港那邊顯得繁華熱鬧,而我們這邊卻荒僻冷清。這對仲勛觸動很大。為了進一步掌握情況,這一年盛夏,最怕熱的仲勛竟冒著酷暑一連跑了23個縣。我心里明白,仲勛是在拼命。但是,作為他的妻子,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他是想把失去的16年時光奪回來,盡量為黨和人民多做些實事。為了不辜負黨的重托,為了讓廣東人民盡快過上好日子,仲勛和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堅決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討論,擁護黨中央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刀闊斧地抓緊開展落實政策工作,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錯案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標本兼治抓源頭,認真妥善解決“逃港潮”問題,積極推行搞活工農業的一系列靈活措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關于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率先向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形勢,發揮廣東的特點和人文地緣優勢,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的請求,得到了鄧小平等同志的贊同。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廣東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創辦出口特區(后更名為經濟特區),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使廣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綜合改革的試驗區和排頭兵,為實行對外開放抉擇提供了寶貴經驗。 1980年9月,仲勛在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被補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1月底,仲勛調回北京,先后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和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在協助胡耀邦同志工作期間,仲勛白天在勤政殿工作,很晚回家后,還要繼續接待來自各地的要求落實政策的同志們。他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決策的研究、制定,處理了許多重大、復雜的疑難問題。在撥亂反正,推動組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實現干部的新老交替,精簡機構,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等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這段時間,仲勛總是工作到深夜。即便如此,他還時常關心在中央紀委工作的我,囑咐我不要熬夜,保重身體。 值得回顧的事情很多很多,令我始終不能忘懷的還有仲勛在統一戰線方面所做的工作。凡是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橫山起義”,就是仲勛在任西北局書記時,在黨中央的支持下,直接領導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成果。青海解放初期昂拉地區發生叛亂,仲勛正確運用黨的民族政策,經過反復細致的工作,成功爭取藏族部落頭人項謙投誠,平息了叛亂。事后,毛主席對仲勛說:“仲勛,你真厲害,諸葛亮七擒孟獲,你比諸葛亮還厲害。”毛主席還稱贊仲勛政治思想修養和工作水平是“爐火純青”。新中國成立前后,仲勛與張治中、鄧寶珊、傅作義等黨外人士都建立了良好關系。張治中的秘書余湛邦曾撰文稱習仲勛與張治中是“黨與非黨交往的典范”。黃正清是甘南著名藏族代表人物,在仲勛的感召和影響下,為解決當地民族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來他夫人策仁娜姆患病時,仲勛專門派人把她接到北京治病。文藝界人士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也都是仲勛的好朋友,當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仲勛總是熱情相助。梅蘭芳的家人,程硯秋、尚小云的夫人,都是在仲勛的直接關懷下落實了政策。荀慧生的夫人生病,仲勛還讓我代表他去探望。仲勛與十世班禪大師情誼很深,兩家人經常相聚。仲勛到廣東工作后不久,班禪來廣東休養,兩人一見面,班禪就對仲勛說:“我是奔著您來的啊!” 1998年4月28日,在南方休息的仲勛給我打來長途電話,慶賀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他在電話里問:“我們結婚多少年啦?”我回答:“55年啦!”他說:“我祝你健康長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激動地說:“我對你照顧得很不夠啊!”他聽后急了,說:“你怎么這么說呢?你對黨對人民忠誠,一生為革命做了很多的工作,也為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些是很重要的……我們的這次通話你要把它記錄下來,告訴孩子們,讓他們明白事理……”通話之后,仲勛對陪伴在身邊的橋橋說:“你媽媽是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我按照仲勛的囑咐,記下了這次通話的內容,并把它抄給兒女們留作紀念。 2000年春夏之交,受仲勛囑托,我赴陜甘寧老區,沿著仲勛戰斗過的地方作了一次考察。這次考察歷時40天,行程4000多公里。回來后,我向仲勛報告了考察的情況。仲勛滿懷深情地表示,想親自回延安看看!但仲勛竟在2002年5月24日與世長辭,他的這一愿望最終未能實現,成為一大憾事。 2001年10月15日,家人為仲勛舉辦88歲壽宴,習家三代人及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為他祝壽。這是習家人難得的一次大團聚,惟獨缺席的是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近平。作為一省之長,他公務繁忙,實在難以脫身,于是抱愧給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他深情地寫道:“自我呱呱落地以來,已隨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對父母的認知也和對父母的感情一樣,久而彌深”,“從父親這里繼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質很多”。“一是學父親做人”,“您是為人坦誠、忠厚”,“您一輩子沒有整過人和堅持真理不說假話,并一以貫之”。“二是學父親做事”,“父親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我輩于父親相比”,“實覺汗顏”。“更令我們感動的,是父親從不居功,從不張揚,對自己的輝煌業績視如煙云。這才是成大事者的風范,永遠值得我輩學習和效仿”。“三是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無論是白色恐怖的年代,還是極左路線時期,無論是受人誣陷,還是身處逆境,您的心中始終有一盞明亮的燈,永遠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四是學父親的赤子情懷。您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您熱愛中國人民,熱愛革命戰友,熱愛家鄉父老,熱愛您的父母、妻子、兒女。您用自己博大的愛,影響著周圍的人們,您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人民默默地耕耘著。這也激勵著我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業中,報效養育我的錦繡中華和父老鄉親”。“五是學父親的儉樸生活”,“父親的節儉幾近苛刻。家教的嚴格,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這種教育下,養成勤儉持家習慣的。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兒女們對父親真實感情的流露,也是一個革命后代繼承先輩精神的誓言。當橋橋向大家宣讀這封信的時候,她不禁熱淚盈眶,我和在場的人也無不為之動容。仲勛聽完來信,非常理解兒子,向家人、子女和親朋們說:“還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為人民服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仲勛在最后的日子里多次對兒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么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這就是仲勛留給兒女及子孫后代的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他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誨兒女們如何做一個純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我和仲勛相伴的日子里,他教導我“工作好、學習好,一切事情都處理好”。年輕的時候我對這三句話不能完全理解,有時甚至感到太抽象。當我步入晚年的時候,才深深地領悟到這些話的含義,并把它當作了我的座右銘。仲勛生前曾豪邁地說:“戰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這正是他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成為我與仲勛相伴一生的人生感悟。我把他這句話,敬錄并鐫刻在仲勛的墓碑上,以期自勉自勵、啟迪后人。 在仲勛離開我們的這11年里,無時無刻不在的思念,使我和孩子們從來就不曾感到與他分離。他爽朗的笑聲、諄諄的教誨時常縈繞在耳畔,我們悉心地傾聽著、溫暖地感受著。仲勛百年誕辰的日子到了,我,很想念他!我們,深深地懷念他! (齊 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7]像習仲勛那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 [ 10-16]廈門市民搶購催漲《習仲勛誕生一百周年》郵票價
- [ 10-16]《習仲勛傳》在中國書店持續熱銷(2)
- [ 10-16]習仲勛為改革開放殺出血路 稱沒犯過左的錯誤
- [ 10-16]《習仲勛畫冊》出版 珍貴照片首度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