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貧困生演講比窮:非雪中送炭 是傷口撒鹽
www.fjnet.cn?2013-10-18 07:18? 唐心萌?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21世紀教育研究員副院長 熊丙奇: 應該這樣講,雖然不是說所有的學生都反對這種貼標簽的做法,但是研究發現,還是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是反對這種做法的,而且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這個貧困家庭的學生,他的內向、自卑、還有比較敏感的情況是更加嚴重一些,因此我們幫困的時候不是幫困部分的學生,而是要注意所有的貧困學生。如果我們幫困的過程中傷害到了貧困學生,然后導致他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他沒有邁過這個檻,反而出現了更嚴重問題的話,那實際上就把一個有愛心的行為變成是適得其反了,本身來講這個貧困確實是一個學生的隱私,那如果說我們把它揭開了,這也是造成了學生的尊嚴的傷害。 董倩: 另外,熊院長請您簡短的給我們說一下,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比如說剛才短片里也呈現了1500名學生的一個學院,有一半的學生都申請了助學金的申請書,那真正要區分開誰真正需要幫助的話,可能就是需要一種把隱私給交露出去的一種方式,您認同嗎? 熊丙奇: 當然這種事情是不認同的,應該講教育部和財政部曾經發過有關的文件,要求學校組織貧困生的評議活動,主導公平、公正,但實際上這個要求私下學校是可以采取既保護學生隱私,又做到公平的一個做法。一方面可以提起這個評議活動,但是我是在小范圍內的,然后有關評議的過程是不向外公開的,但是內部是透明的,比如說老師、學生來共同參與評議這是一方面,第二個方面就是需要學校做大量的很細致的工作,比如說去調查,他當時讀書的中學的情況,然后再去了解他家庭的信息,這個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董倩: 好的,其實剛才熊院長也在說,其實在大學這樣充滿智慧的空間里面,是也辦法想出一種非常聰明的方式,去解決,又能夠滿足大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夠解決他們實際問題的這種辦法的,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解說: 同學你好,發現你上個月餐飲消費較少,不知是否有經濟困難,如有困難,可電話、短信或郵件我,若無困難也請回復一下,以便下月不再重復問詢。這是今年6月華東師范大學一名女生收到的,由校方發出的短信。原來這個女生因為節食減肥,5月份飯卡消費較少,沒想到學校竟然注意到了這個電話,并發送系統短信詢問情況,感動之余女生將短信發在了自己的微博上,短短一個周末微博就被轉發了5000多次,眾多網友留言贊許,有些正在上大學的大學生,甚至圈出自己母校,希望能予以借鑒。 華東師范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 王志: 學生在學校里的餐飲消費,主要是通過校園卡進行的,能夠及時發現一些可能存在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有助于學校及時伸出援手。 解說: 短信就來自華東師范大學自主開發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預警系統,這個系統會對全校本科生,周一到周四的中餐和晚餐消費值進行統計,一旦出現過低消費,系統就會預警,學校進而就向學生發出詢問短信,了解情況后針對性采取資助措施。從去年9月啟動至今,已經有20多名學生接受了資助。 電話采訪 華東師范大學受助學生: 剛開始沒看后面那些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詐騙短信,后來看到勤助那些就感覺很驚訝,后來通過郵箱回復他們,后來就通知我去拿錢。 解說: 通過一套系統了解學生是否需要幫忙,所有數據、名單都不會對外公布,只用作勤工助學,而且反饋都是一對一,不會泄漏學生個人隱私,那些家庭貧困的學子應該歡迎這樣靜悄悄的幫助。 王志: 這個數據只有我們負責資助工作的個別老師,管理這個信息系統的老師,能夠看到這個數據,其他的人是無法看到的。 華東師范大學受助學生A: 我跟我們班同學問的時候,他們說沒收到,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其他學生啥都不知道,完全是老師在私底下跟我聊的,所以隱私方面也不擔心。 解說: 對此不少人感嘆,學校對于數據的挖掘應用,讓冰冷的數據有了人性美,這是大數據時代的小感動。 華東師范大學學生: 挺人性化的,考慮挺周到的。 華東師范大學學生A: 確實是讓學生感受到了溫暖。 解說: 從被動評審到主動服務,一個困難生預警系統很好的保護了寒門學子的自尊心和隱私。據了解,目前華師大正在開發綜合預警和學習預警系統,以更好的將數據用于人文關懷。 董倩: 好,我們繼續聯系熊丙奇院長,熊院長因為時間很短暫,還有一分鐘左右,請您簡短的告訴我們,您看完這個華東師大的例子以后,您覺得要是推廣它的話,推廣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在什么地方? 熊丙奇: 我覺得就是要鑄造幫困的人文化,一定要在潤物細無聲中幫困,要從我們有形的幫困,變成無形的幫困,從公益的幫困變為有愛心的幫困。 董倩: 好,非常感謝熊院長,熊院長剛才說到了一句話,就是當提供幫助給這些貧困孩子的時候,要提供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幫助,這非常重要。因為對于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們,這些大學生來說,他們既不想去失去自己那顆敏感的自尊心,同時他們也真的是需要那幾千塊錢的助學的金額。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能夠想出更聰明,更智慧的方式,去讓他們兩者都滿足,讓他們更有尊嚴的去接受幫助,而不見得非像我們今天節目中所展示的那樣,一定要做出一個非此即彼的二選呢?好,這就是今天的節目。歡迎您的收看,再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7]沈陽高校要求競選貧困生 學生:這是在傷口撒鹽
- [ 10-17]讓貧困生演講“競爭”算公開羞辱嗎
- [ 10-17]高校要求貧困生演講競爭助學金 被質疑出賣自尊
- [ 10-17]貧困生演講:公平追求還是公開羞辱?
- [ 10-17]貧困生演講:公平追求還是公開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