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危機嚴峻而急切考驗中國外交政策
www.fjnet.cn?2013-10-18 15:33? ?來源:新華國際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 據英國《金融時報》17日報道,2011年時,在敘利亞境內工作、生活的中國人總共有1200人,其中多數是能源和工業工程的雇傭人員。但如今,在敘利亞的中國人僅為約30人,這還包括中國駐敘利亞的外交官和新聞從業人員在內。中國人之所以在敘利亞急劇減少,是因為近期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多次遭到敘反政府武裝人員的襲擊。最近一次襲擊發生在本月初,一枚炮彈落在了使館區,不僅震碎了玻璃,炸壞了一堵墻,還造成1名敘利亞籍員工受傷。 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之所以成為敘反政府武裝人員襲擊的目標,是因為中國政府近期同俄羅斯一起否決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敘利亞的三項決議。 中國駐敘利亞大使張迅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說實話,如果我說我一點都不怕,那肯定是說謊。但敘利亞的形勢很特殊。出于對大國關系與國際秩序的考慮,我們決定留下來。” 隨著中國海外經濟和商業利益的增長,中國政府發現,越來越難回避境外他方的沖突和危機。 利比亞戰爭敲響了警鐘,迫使中國政府緊急撤走了當時在利境內的3.6萬名中國公民,放棄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這一事件讓中國的許多有識之士急切呼吁政府研究并制定更為積極主動的外交政策,更好地捍衛中國的海外利益。 但這一思路并不適用于敘利亞問題,因為在敘利亞沖突爆發前,中國在敘利亞的直接利益很有限。西方外交官認為,中國與俄羅斯不同,很少向巴沙爾·阿薩德總統領導下的敘政府出售武器,中國除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幾個小型能源項目外,中國在敘利亞的投資“可以忽略不計”。 那么,中國政府緣何堅持要在聯合國保護巴沙爾·阿薩德主政下的敘政權?當地分析人士指出,利比亞的經歷是理解中國之所以采取這一立場的關鍵。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0-18]聯合國力促11月中旬開敘利亞問題國際會議
- [ 10-18]敘利亞政府軍一名高級軍官在交戰中死亡
- [ 10-18]俄表示敘反對派不需以統一組織參加日內瓦會議
- [ 10-17]俄稱約5萬名敘利亞基督教徒請求獲得俄羅斯國籍
- [ 10-17]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稱敘已銷毀6處化武儲存點
- [ 10-17]敘反政府武裝攻擊阿勒頗監獄 或放數千在押人員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