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有意全盤收購黑莓? 業內:將面臨嚴格審查
www.fjnet.cn?2013-10-18 20:51? 中國廣播網?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周四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聯想集團正在積極考慮,對加拿大智能手機制造商黑莓發起全盤收購要約,聯想已經與黑莓簽署了一項保密協議,可以據此協議查看黑莓的賬目。 報道表示,聯想是多家有意競購黑莓的潛在競標者之一,其他潛在競標者還包括博龍資產管理公司,黑莓聯合創始人麥克·拉扎里迪斯和道格拉斯·弗雷金日前也表示有意參與競購黑莓。曾經的手機霸主,如今輝煌不再。 目前,聯想和黑莓兩家公司對于相關的消息都沒有回應。如果雙方達成收購的話,這將是一家中國公司收購一家西方公司的規模最大的交易之一,當然也是業內非常值得關注的交易。業內分析,這筆交易到時肯定會面臨加拿大等方面的審查。 相關鏈接 黑莓公司 這是加拿大一家通信公司,主要產品為手提通訊設備黑莓手機。黑莓手機(BlackBerry)于1999年創立,特色是支援推動式電子郵件、行動電話、文字短信、互聯網傳真、網頁瀏覽及其他無線資訊服務。較新的型號也加入了個人數碼助理功能如電話簿、行事歷等及話音通訊功能。大部分BlackBerry設備附設小型但完整的QWERTY鍵盤。 黑莓衰落 作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曾經的霸主,黑莓2007年的市值一度超過700億美元。但眼下,最新操作系統黑莓10及智能手機并沒有讓黑莓起死回生,迫使公司從今年起考慮其他戰略選擇,包括整體出售。 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黑莓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剩2.9%,不及上年同期的4.9%。黑莓操作系統已淪為谷歌Android、蘋果iOS和微軟Windows Phone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移動操作系統。 黑莓最新財報 在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不斷被蘋果和三星電子蠶食之后,黑莓在今年8月宣布將對外出售。 黑莓日前發布本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司營收為16億美元,凈虧損9.65億美元,按照一個季度90天計算,幾乎每天虧損超過1000萬美元。第二財季,黑莓售出590萬部黑莓智能手機,美洲區營收同比大跌56%,只有6.1億美元,下滑速度快于其他地區。 黑莓收到私有化要約 今年9月底曾有消息,黑莓公司大股東加拿大Fairfax金融控股公司,向黑莓提交了暫定的私有化要約,計劃以47億美元私有化這家公司。 黑莓在聲明中表示,黑莓董事會已經通過了與費爾法克斯財團簽訂的收購意向協議書,費爾法克斯財團完成收購以后將會對黑莓公司進行私有化。相關負責人說,私有化以后的黑莓公司將專注為全球黑莓用戶提供卓越安全的企業解決方案,這就意味著曾經風靡一時的黑莓手機將來也許只能存在于人們的記憶當中。 黑莓曾經是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領先者,但是近幾年市場份額不斷萎縮,不敵主要競爭對手,為了扭轉頹勢,黑莓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產品,但是收效甚微。黑莓日前再次在全球范圍內宣布要裁員,裁員人數占全球黑莓總員工的近四成。 Fairfax Financial公司曾表示:我們能夠立即為黑莓股東創造價值,并讓私有化的黑莓繼續執行長期戰略,專注于向全球客戶提供卓越、安全的企業解決方案。這一交易將為黑莓、客戶、運營商和員工開啟令人激動的私有化新篇章。 市場有關收購黑莓的消息和猜測 1、有報道說,擅長處置不良資產的美國一家私募公司,已經同黑莓簽署了保密協議,獲準查閱這家加拿大智能手機制造商的財務信息,從而計劃定出私有化黑莓的競標價。 2、市場曾猜測微軟有可能會對黑莓發起收購要約,但微軟不久前宣布將以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旗下手機業務。分析師指出,微軟與諾基亞之間的交易可能會加大黑莓作價出售的壓力,會讓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坐穩第三把交倚,同時“把黑莓進一步放逐到落選者之列”。 聯想收購戰略 早在2004年,聯想以12.5億美元成功收購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也就是IBM的個人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業務,收購完成后,聯想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腦制造商。 聯想內部人士曾表示,并購重組是聯想發展中的成功策略。 聯想內部人員:其實從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來看,它有不同的階段,到了一定的規模后可能就形成一個瓶頸,可能就要做一個選擇,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擴大你的市場規模,還是提高你的份額,還是借助一些成熟的平臺,比如說通過一些收購、并購的辦法來進一步提升整體的競爭力?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其實收購、并購重組其實在聯想的發展過程當中是個非常成功的策略,我想收購肯定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是收購誰而已。 企業對黑莓收購預計將面臨嚴格審查 業內分析,聯想如果收購黑莓,將不僅僅在加拿大面臨審查。聯想這家中國電腦企業不管與加拿大黑莓以任何方式進行交易,美國財政部牽頭的海外投資委員會很可能會進行審核,因為黑莓在美國的活動非常重要。 多數安全專家認為,黑莓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安全網絡服務,這項業務每天都要處理數百萬封機密的企業和政府電子郵件。出于安全考慮,這項業務可能會出售給北美企業,而顧慮較少的手機業務則可以出售給亞洲終端設備制造商。 根據《投資加拿大法案》,如果加拿大聯邦政府認為相關交易無法為該國帶來利益,或者可能威脅其國家安全,便有權否決任何外國企業對加拿大資產或公司的并購計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3]媒體盤點各國領導人使用手機 蘋果黑莓占主流
- [ 09-21]黑莓公司二季度巨虧近10億美元 將裁減4500名員工
- [ 07-06]IT壹周刊:手機內存虛標嚴重 高德難破盈利困局
- [ 05-24]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國安局撥1800萬美元經費研發
- [ 03-29]黑莓第四財季實現盈利 用戶數量卻減少300萬
- [ 03-13]聯想收購黑莓可能性基本為零
- [ 02-06]黑莓復興不被看好 爭奪第三系統非易事
- [ 12-22]黑莓上周股價創八年來新低 傳微軟諾基亞欲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