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出訪盤點:多管齊下促自貿區升級 收獲好評
2013-10-19 17:38:26??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張海燕 |
打破堅冰鋪開海上絲綢之路 李克強13日在河內闡述了中國與越南沿著海上、陸上、金融三條主線統籌推進合作,相互促進,實現互利共贏的基本考慮。 海南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基礎設施合作、金融合作這三個工作組雖然是并行的,但海上部分尤為關鍵。作為中越合作最大障礙的南海問題都能成立一個工作組,標志著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又有了新的進展,而且是實質性的進展。 曲星也告訴中新社記者,中越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工作組的成立是中國和東盟穩步推進海上合作這篇大文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表明了中國與東盟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全方位合作,打造自貿區升級版,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南海被視為中越關系中唯一的歷史遺留問題。吳士存指出,在中越之間,無論是金融合作還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都沒有太大障礙。作為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大“聲索國”,越南對于海上共同開發一直有一定顧慮。 此番訪越,李克強和越南總理阮晉勇決定成立中越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工作組、爭取于年內在北部灣灣口外取得海上共同開發的實質進展,并磋商研究更大范圍海域的共同開發。這意味著中越雙方對合作“最大障礙”的破解邁出關鍵一步。 除了中越兩國的深化合作,李克強化解政治障礙推動經濟全面互聯互通的做法也為中國和其他東盟國家解決彼此間存在的問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構建命運共同體提供了范例。 曲星表示,李克強此番出訪宣示了中國新一屆政府對未來中國和東盟合作設想的“2 7合作框架”。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蘇浩亦指出,中國與東盟在地理上相互毗鄰,歷史上淵源深遠,文化上聯系緊密。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曾為雙方經貿、文化往來打通經絡,而此次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進一步為雙方,甚至在分歧領域探索新的合作平臺。他指出,海上絲綢之路的特別意義在于,中國的發展將給周邊國家帶來機會,帶來經濟發展的引擎。 從海上聯通來看,專家指出,這意味著中國-東盟海上經濟帶的建立以及來自中國的更多公共服務的輸出,包括海洋安全、海洋開發、污染治理等。在國際海上合作中,中國國內各部門之間資源的協調和調配也會更趨成熟。 開放互通態度迎接TPP挑戰 除了中國和東盟雙方的合作,李克強對于中國和東盟可能產生的分歧也進行風險管控。除了重點強調了中國與東盟國家應攜手繼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為和平解決爭議創造良好環境外,李克強還就不包括中國的TPP和不包括美國的RCEP在亞洲將如何相處表明了態度。 他表示,各相關國家要力爭于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RCEP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可以交流互動,相互促進。 李向陽分析說,目前,東盟有幾乎一小半成員既參加TPP談判也參加RCEP談判,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也擁有“雙重身份”。未來TPP和RCEP肯定是亞洲區域合作的兩個輪子,“希望這兩個輪子不要一個往前轉一個往后轉”。 對此,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相對樂觀,他表示,在中國人的哲學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禍福相倚、有利有弊。TPP看起來是挑戰,但中國和東盟有能力在TPP和RCEP間建立一個互聯互通橋梁,從而更好地推動彼此關系深化。 李克強為中國和東盟打造鉆石十年“清障”的努力受到各方高度關注。有媒體指出,如果中國和東盟協調好關系,有可能會改變南海成中美戰略博弈場的趨向。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合作并不針對美國。不過,如果中國和東盟未來若能夠解決南海分歧,順利實現自貿區升級,打造鉆石十年,第三方利用中國和東盟間矛盾的空間將會明顯收窄。 出訪受亞洲多國媒體好評 對于李克強此次出訪在推動中國和東盟合作升級上的諸多努力,亞洲多國媒體給與了積極評價,看好中國與東盟深化經貿合作有望開啟的“鉆石十年”。 馬來西亞新聞社在報道中指出,李克強此行被視為中國的重大外交活動之一,且將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繼而加強務實的合作。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對此發表評論認為,李克強此次訪問的成果將使東盟國家從區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發展中獲得更大收益。 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發表評論認為,美國試圖通過TPP來強行打開東南亞市場,相比之下中國采取的姿態是“兼顧他國利益,構建關系”,而東盟方面也更看好中國的做法。 對于李克強在訪問泰國期間提出深化兩國經貿、農業、交通、水利、能源、教育等領域務實合作及兩國簽署有關諒解備忘錄,泰國主要媒體給予高度評價。 泰國《曼谷郵報》指出,李克強是泰國國會創立81年來首位在此演講的中國領導人,此次訪問具有歷史性意義。泰國《世界日報》指出,泰國是第一個與中國商談此類互免簽證的東盟國家,這符合泰國政府的需求,將讓兩國人民往來更加便利。 臺灣《工商時報》稱,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拉攏東盟各國,除了經貿利益外,還有打通東南亞以通向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戰略考量,具體動作之一,便是積極參與東南亞各國的高鐵建設。 《澳門日報》稱,中泰在高鐵方面的合作或將為中泰以及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友誼凝聚和命運共同體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互惠和推動作用。香港《大公報》稱,泰國高鐵建設對地區安全意義重大。中泰高鐵若建成,中國未來可利用高鐵和克拉運河一起應對馬六甲海峽的封鎖。 |
相關閱讀:
- [ 10-19]港媒:李克強總理訪越與民眾互動交流 展現個人魅力
- [ 10-18]李克強會見加拿大總督約翰斯頓時強調 為深化中加互利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 [ 10-18]李克強總理出訪東南亞:亮點更多 魅力十足
- [ 10-18]李克強出訪東南亞輿情綜述:亮點更多 魅力十足
- [ 10-18]李克強:鞏固中坦傳統友誼 推動中澳取得更大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