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夏威夷10月21日電(記者 韓勝寶)記者來到美國夏威夷珍珠港,這里目前是名義上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而大部分艦艇包括航空母艦、核潛艇已調防到圣地亞哥海軍基地。這里只能看到長眠于水下的“亞利桑那”號戰艦殘骸、“珍珠港復仇者”之稱的潛水艇“鮑芬號”和密蘇里號戰艦。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44艘船艦被擊沉,2,403名美國軍民喪生,僅亞力桑那號這一艘戰艦,就有1,177名烈士遇難。美方損失戰斗機188架,另有159架受傷。電影《虎,虎,虎》和《珍珠港》就是以此事件為背景所拍攝,電影原聲帶亦從此熱銷。 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與戰略研究部研究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劉慶認為,在古近代戰爭中,主動、直接運用孫子謀略的以日本最為豐富,如日本偷襲珍珠港運用孫子的“出奇不意”,日本人從未隱晦過。 而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著名《孫子兵法》翻譯家安樂哲則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而輸在謀略,因為謀略比戰略更勝一籌。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暫時的勝利,長遠的失敗。 這位頗通軍事哲學的資深教授分析,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后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偷襲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只是暫時取得了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優勢。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事實上,計劃珍珠港的山本上將本人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的襲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日本的主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圣地亞哥維修。 安樂哲說,日本人在日本偷襲珍珠事件中犯了很大錯誤,美軍太平洋艦隊雖然受到損失,但沒有傷到筋骨,死亡人數也只有2000多;而給日本卻帶到了危險的境地,帶來了空前的災難。事實證明,日本摧毀美軍戰列艦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就是摧毀了也不會改變日本戰敗的命運。 日本人缺乏深謀遠慮,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也不能幫助日本。日本人更沒想到,珍珠港事件會促成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一起對付日本,成為直接導致后來盟軍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原因。安樂哲如此說。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亞利桑那”號殘骸上建起的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不遠處,是密蘇里號戰艦紀念館,兩膄戰艦放在同一與福克島平行的直線上。1945年9月2日,在密蘇里號戰艦紀念館的投降甲板上,麥克阿瑟將軍接受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兩艘戰列艦對于美國來說標志著二戰的開始與結束,以及戰爭最屈辱的歲月以及最榮光的結束。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安樂哲認為,在軍事上,謀略學高于戰略學、戰役學和戰術學。“上兵伐謀”。《孫子兵法》是謀略學、智慧學。孫子的謀略是一種博大的戰爭藝術,是一種精深的大智大謀。而日本人沒有真正領悟孫子的精髓,所以在二戰中以失敗而告終。 |
相關閱讀: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10-21]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偷襲珍珠港贏在戰略輸在謀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