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 黃玥)被譽為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諾貝爾獎”--“沃爾沃環境獎”于2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頒發,中國冰川學家和氣候學家秦大河博士成為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中國人。 “這個獎項是對我這么多年來科學工作的一個肯定。”秦大河博士獲獎后激動地對記者說。 秦大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他長期從事冰凍圈與全球變化研究,發表了超過170篇英文論文,以及230篇中文論文,為人類了解冰川進程做出巨大貢獻。他曾多次參加和主持南極、北極、青藏高原和中國西部地區的科學考察和研究工作,也是我國第一個徒步橫穿南極的人。 在2000年至2007年擔任中國國家氣象局局長期間,他主持開展的《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工作,凝練出“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推進了中國氣象局的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推動了中國迅速發展的科學研究事業與國際社會的接軌,實現了中國與世界的共贏。 目前秦大河擔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的聯合主席。他首次參與的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已于2001年發布,2007年發布了第四次評估報告,2013年10月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 他主持編寫的IPCC針對極端氣候事件的報告于2012年發布,成為氣候政策領域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沃爾沃環境獎評審委員會認為,該報告“第一次明確指出了氣候變化、極端氣候事件同全球性人類活動之間的相關性”,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秦大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毋庸置疑。他說,“毫無疑問,喜馬拉雅山冰川的主要部分正在快速消逝,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引起水循環異常,最終導致生態環境發生不良變化。” 秦大河表示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對應對極端氣候事件要求非常高。他正在研究極端氣候事件,如干旱,洪水、風暴等發生的風險,希望可以通過科學的依據促使全人類共同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霧霾治理。秦大河表示,掩耳盜鈴不是辦法,治理霧霾需要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提高全民族素質,增強全民族的法制、道德觀念以及對環境科學的認識。 目前,我國政府意識到改變環境的緊迫性,推出一系列生態文明政策措施,包括優化空間、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節能減排,大力調整能源結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政策機制,廣泛開展全民行動等。 “如果把這些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天會變藍。我們假設人口沒有過快增長,人們素質較高,人們清潔生產,那么到2100年全球只升溫0.3度到4.8度?!鼻卮蠛颖硎?,這就是最好的情況,在這個條件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變暖不會進一步惡化。 “作為一個資深的環境科學家,我會在國際環境組織上擔任職務和工作,持續關注未來地球的發展?!鼻卮蠛诱f。 相關介紹 沃爾沃環境獎創立于1998年,授予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有卓越創新或科學貢獻的個人。它是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獎項,又被譽為可持續發展的“諾貝爾獎”。獲獎者將得到150萬瑞典克朗(約合20萬美元)的獎金。今年的頒獎晚宴將于11月26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 |
相關閱讀:
- [ 10-18]11名諾貝爾獎得主寫信敦促普京釋放被扣環保人士
- [ 10-15]臺媒:臺灣女婿獲諾貝爾獎 岳丈曾獲同獎項提名
- [ 10-14]2013年諾貝爾獎
- [ 10-13]諾貝爾獎獎金怎么花?有人買房有人捐給慈善
- [ 10-13]諾貝爾獎獎金怎么花?有人買房有人捐給慈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