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提“高鐵外交”說法:助華打開東南亞新局面
www.fjnet.cn?2013-10-22 06:40? 潘旭濤 王 璐 肖 旸?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10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泰國訪問時,與泰國總理英拉在曼谷發表了《中泰關系發展遠景規劃》,稱中方有意參與廊開至帕棲高速鐵路系統項目建設,泰國將以農產品抵償部分項目費用。 雙方當日簽署了《中泰政府關于泰國鐵路基礎設施發展與泰國農產品交換的政府間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并于12日共同出席中國高鐵展開幕式,這一合作方式被媒體形象稱為“高鐵換大米”。專家表示,這一事件不僅標志著中國鐵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推進了泛亞鐵路計劃的實施,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與加強東盟合作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泰國英拉首次訪華時,就曾表達過兩國合作發展高速鐵路的想法。簽訂備忘錄后,泰國將成為東盟國家中繼越南、老撾后,與中國合作興建泛亞鐵路的新伙伴。“高鐵外交”將帶來深遠影響,中國也將借此打開在東南亞的新局面。 核心技術: 高鐵駛向泰國的動力所在 李克強對泰國總理英拉表示,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希望加強合作。如果在曼谷和清邁之間架起高鐵,那么他們之間678公里的路程將會從以前的11個小時縮短到3個小時。 高速鐵路的實際應用始于日本,早在1964年日本就開通了全長515公里、時速210公里的東海新干線,法國、德國等隨后發展起來,成為高鐵技術強國。中國高鐵的時代以2008年8月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開通為標志,截至2012年底,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9356公里,期間經歷了六次提速,運營時速最高可達350公里,超日本、法國居世界第一。如今我國已經掌握了時速250公里、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級涵蓋設計施工、裝備制造、系統集成、運營管理等高速鐵路成套技術。 這些數字和成績表明,在短短的6年時間內,我國高鐵在工程建造、高速列車、列車控制、客站建設、系統集成、運營管理等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成為了世界上高鐵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已然從高鐵技術引進國邁進了技術輸出國的行列。 高鐵技術作為中國“舶來品”發展至今,國產化率已超過70%。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李紅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國產化率達到100%的國家是沒有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掌握全部技術,抓住核心技術才是關鍵。 “中國在工程建設即圖紙設計和規劃方面是世界第一,包括美國很多鐵路公路都是中國在做,我們有好的技術和人力成本,這也是高鐵充分的競爭優勢。”李紅昌補充到。 除技術優勢之外,一份全球高鐵研究報告顯示,國外建設高鐵每公里成本為0.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0.33億美元,相差將近二分之一,性價比高是我國“高鐵外交”的另一個重要砝碼。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1]李克強: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 [ 10-21]東盟策 李克強的多贏外交 共塑青年向上的價值觀
- [ 10-21]東盟策 李克強的多贏外交
- [ 10-21]李克強: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
- [ 10-21]李克強:四季度更大力度促改革調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