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如何談婚論嫁:一夫多妻制并非主流
www.fjnet.cn?2013-10-22 15:51? 王秋韻?來源:《環球》雜志 我來說兩句
走馬中東,發現宗教的影響可謂滲透到了阿拉伯國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到處都有的清真寺和祈禱室、宣禮塔每天五次的大廣播、公共場合禁酒、女性外出多佩戴圍巾……而他們的婚戀,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宗教的影響,有別于許多世俗國家。 埃及青年的傳統婚禮 24歲的艾哈邁德在開羅工作,是一名媒體編輯。閑聊中,他告訴我,他的未婚妻由家人介紹認識,是他的一位遠親。他于今年8月在埃及北部城市亞歷山大成了親。他認為這樣通過介紹結識的未婚妻并沒有什么不好。 艾哈邁德的婚戀無疑屬于傳統型,因為在埃及一些大城市,許多青年人更傾向于通過自由戀愛結婚;但在埃及一些偏遠省份和鄉村,婚戀很大程度上還是由親友和媒人主導,他們會安排年輕人相親,最后男婚女嫁。 后來了解到,在埃及,男女雙方家人商討婚事時,所有人會一起宣讀《古蘭經》的開篇,以求真主保佑和祝福這段婚姻。 之后,雙方商量送給女方的聘禮,通常為黃金、家具等。按照慣例,男方將準備臥室、餐廳、客廳和兒童房的家具,而女方則負責廚房用具,家用電器和地毯。 此外,在結婚前,男女雙方還應商定好一旦離婚,付給女方的“賠償金”,通常為一萬到幾萬埃鎊(1埃鎊約合1.05元人民幣)。此后,雙方舉行訂婚儀式,視為男女雙方約會“合法性”的前提。此后,女方一旦決定分手,男方可取回聘禮;而一旦男方決定分手,便無法取回聘禮。 至于婚禮的舉辦地點,則不盡相同,有錢人會在大飯店結婚,而窮人們會在街邊上舉辦熱熱鬧鬧的婚禮。 在篤信伊斯蘭教的國家,女性婚前的貞潔仍被許多人視為是一種婚姻的重要前提。男性有權因新娘不是處女而提出離婚,而在一些鄉村地區,一些親屬甚至會揮著帶有新娘貞潔印記的布單起舞。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06]揭中外一夫多妻的真實生活
- [ 06-23]摧殘非洲少女的陪睡制度
- [ 02-13]盤點全球“一夫多妻”的家庭
- [ 01-30]美軟件公司大亨自曝“一夫七妻”
- [ 12-31]探秘“一夫多妻”之國
- [ 09-30]全球牛人一夫多妻的另類生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