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試驗區政府服務體驗記:一月之事四天辦好
www.fjnet.cn?2013-10-22 21:02? 葉鋒 何欣榮?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沒想到!”——這是眾多企業談及在上海自貿區辦理業務時,提及最多的詞匯之一:“沒想到這么周到”、“沒想到這么便捷”…… 自9月底掛牌以來,“先行先試”的上海自貿試驗區牽動無數人的目光。記者日前在自貿區服務大廳、海關關區等地隨同企業人員體驗辦事流程,感知企業對政府職能轉變的體悟和期待。 “企業咨詢的‘專家門診’就在辦事大廳樓上” 自貿區設在外高橋的服務大廳,每個工作日都是門庭若市。一大早,張獻就趕到這里,直奔二樓。 作為上海一家為企業提供投資咨詢服務的公司的總經理,張獻的手機這幾天幾乎被客戶打爆了。來自貿區的路上,還有客戶給他發短信,詢問關于注冊認繳的問題。 自貿區對中介公司、辦事企業的需求有充分考慮。除了網站、電話熱線等提供在線咨詢外,更提供了面對面的線下咨詢服務。 服務大廳的一樓是企業辦事場所,二樓則專門辟為講座和咨詢區域,如同每天為企業開設“專家門診”。 張獻到得還是有點晚了。二樓能容納幾百人的講座大廳,已是座無虛席。前來聽講座的人把過道也擠得滿滿當當。當天的講座,由工商及稅務的工作人員主講,介紹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方面的事項。 擠在過道的人堆里聽了大約5分鐘,張獻退出來,走進一旁的咨詢大廳。 大廳里也是一片忙碌。這里一共有30多個咨詢席位,工商、商務、稅務、海關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如同“專家醫生”,回答企業關于自貿區各類問題。每個席位前,都有三五人在等候。 張獻拿到的等候號碼已經是230號。等待期間,張獻又掃了一眼手里的紙條。紙片上面,寫著此次咨詢的5個問題,包括“認繳的出資到位時間”、“中外合資或合作公司中,中方是否可為自然人”、“經營范圍是否和目前的一致”等等。等了大約十分鐘,輪到他了。 張獻一共跑了工商、商務兩處席位,花了15分鐘左右,獲得了滿意的答案。由于現場咨詢人數太多,工作人員不得不起身把頭探過來,以便更靠近他、讓他聽得更清楚。 走出咨詢大廳,張獻就抓起手機給幾個著急的客戶電話,回答客戶疑問。 “我去很多政府服務大廳辦過事,這么忙碌的場面,沒見過!”張獻說,“自貿區對企業來說是個全新事物,有大量的疑問需要解答。政府這樣主動作為,為企業就近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想得很周到!”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