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試驗區政府服務體驗記:一月之事四天辦好
www.fjnet.cn?2013-10-22 21:02? 葉鋒 何欣榮?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先入區、再報關” 企業“省時即省錢” 自貿區內的順暢和便利,也能從集裝箱貨物的通關過程中體驗到。 司機沒有像往常一樣下車辦理通行手續,而是坐在駕駛室里掏出一張提貨通知單,將單證上的條形碼對準車道上的掃描器。只聽“嘀”的一聲,左前方電子屏顯示出紅色的“放行”字樣,卡口欄桿自動抬起,貨車入區駛向倉庫。全程只用了幾秒鐘時間。 這是記者日前跟隨捷開依(上海)物流有限公司的集裝箱貨車在上海自貿區海關卡口進行“通行體驗”時經歷的場景。享受便利的是一批從韓國蔚山進口的貨重499噸的電解銅,貨值359萬美元。 “以往進出這個區域,需要司機走8道程序,蓋4個章。現在只需一張提貨單,貨物到達港口、辦結海關手續前,就可以直接從港區提箱裝貨、先行運貨進區。”捷開依公司副總經理張耀婷說。 而獲取這張提貨單,對企業來說也是舉手之勞。貨到之前,捷開依公司已通過海關監管信息化系統發送提貨申請。10分鐘后,提貨單已發至企業。 “原來是貨到了先報關,填幾十項申報信息,接著還要等兩三天才能拿到許可。”張耀婷說,通關時間大幅縮短,貨物的堆存費就可降低,預計物流成本可減少10%。 捷開依公司體驗到的,是海關在自貿區試點實施的“先入區、后報關”海關監管模式。上海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確定了6家區內企業試點這種模式,待運作成熟后將逐步復制、推廣。 “政府服務意識增強了,辦事效率提高了”、“對企業來說,市場機遇不等人,時間就是金錢”……記者在上海自貿區內體驗、采訪,聽到廣大企業對政府職能轉變的期待。制度的創新和營商環境的改善,比一般的政策優惠對企業更具吸引力。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說,今后重要的不是區內企業數量的增長、區域經濟規模的擴大,而是要按照中央要求,扎實推進和深化各項改革,真正建立起一套適應國際投資貿易格局變化的開放型經濟體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記者葉鋒何欣榮) 新華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