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最高檢反腐報告 稱表明中國反腐成績
www.fjnet.cn?2013-10-23 09:53? 青木 王剛 胡錦洋 劉浩然 柳玉鵬?來源:環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原題:最高檢反腐報告聚焦世界目光 表明中國反腐成績 “中國稱99.9%的貪污腐敗人員已經被判有罪”。法新社22日用這樣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標題,發出對有關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當天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反腐工作報告的報道。這場時隔24年之后再次啟動的“最高檢反腐工作報告”,引起中國民眾的關注,也聚焦了世界媒體的目光。 烏克蘭通訊社報道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22日公布5年來反貪污賄賂工作的整體情況,共有32名省部級以上官員因貪污腐敗而被立案。有近19.9萬人因貪污賄賂被立案偵查。立案偵查貪污受賄100萬元、挪用公款1000萬元以上案件4834件。中國公布的這些數據表明,北京在反腐行動中取得很大成績。 法新社22日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當日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中提及,從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間,在近20萬各級因收受賄賂或貪污挪用公款而受到調查的官員中,共有148931人被判有罪,占已審結案件的99.9%,僅0.1%的人被無罪開釋。被調查者當中,部級及以上級別官員占32人。 在22日曹建明做反腐工作報告的同時,微博也在實時更新報告的具體內容和所提到的數字。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報道,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辦案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377億元。曹建明說,檢察機關在全面履行職責的同時,突出查辦大案要案,立案偵查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13368人,其中廳局級1029人、省部級以上32人;立案偵查貪污受賄100萬元、挪用公款1000萬元以上案件4834件。 韓國SBS電視臺22日報道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當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反腐敗工作情況,是時隔24年后再次出現,而微博直播的形式被認為是中國政府的一種努力,以擴大反腐敗在全社會的關注和影響。中國領導人強調,要針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侈浪費等“四風”進行打擊,并展開鏟除腐敗的強力運動。 上一次最高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反腐工作報告還要追溯到1989年10月25日,所以時隔24年也成為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香港《大公報》網站評論稱,事實上,最高檢向全國人大匯報反腐工作并沒有“明文規定”。這一機制產生于1989年,并在其后一度被“擱置”。近年來隨著貪污賄賂等腐敗問題日益突出,恢復這一機制的呼聲越來越高,終于在今年得到高層認可。 正在中國訪問的俄總理梅德韋杰夫非常關注中國的反腐進程。俄新社22日報道,當天在與中國網民交流時,梅德韋杰夫表示,俄羅斯仍需要很長時間打擊腐敗,對于此問題,俄羅斯正在研究中國的經驗。“應該承認,你們正在運用的一系列強硬措施,雖然并不一定適合我們國家的國情。但我認為,這樣的行動正帶來一定的效果,并會達到目的”。 德國《時代周報》則以“中國把打擊腐敗作為重中之重”為題寫道,中國領導人對于腐敗采取了強硬立場。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政治學專家告訴《環球時報》,由最高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反腐工作報告,是在現行政治框架內做出的制度性突破,而且最好形成每年一次的制度性“動作”,這也為中國掀起反腐高潮發出一個強烈信號。其蘊含的意義是,中國建立更明確的制度反腐和司法機關介入反腐工作的腳步在進一步加快,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政府要用正規的國家力量來解決腐敗問題,而最高人民檢察院作為中國最高檢察機關,將擔負越來越多的責任。如果用一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最高檢這樣的司法機關正在走向反腐敗的舞臺中央。 在這名專家看來,與中央紀委監察部這樣的黨政機構相比,最高檢的法治色彩更濃。中國的反腐,已經從治標入手,解決治本的問題。 【環球時報駐德國、韓國特約記者 青木 王剛 環球時報記者胡錦洋 劉浩然 柳玉鵬】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發力反腐,凝聚民心
- [ 10-23]反腐報告中的數據更需關注
- [ 10-22]專家談背書反腐:避免只約束基層不約束高層官員
- [ 10-21]中紀委自揭“神秘面紗” 觸網納諫力求開門反腐
- [ 10-21]中紀委自揭“神秘面紗” 觸網納諫力求開門反腐
- [ 10-15]“巡視反腐”需要怎樣的制度化
- [ 10-13]黨校教授談為何近期屢曝干部違規:證明反腐力度
- [ 10-11]天津"開門反腐"贏民心 發力紀委門戶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