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聚焦財政科技資金使用
www.fjnet.cn?2013-10-23 19:46?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數萬億元投入換來了什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聚焦財政科技資金使用 新華網北京10月23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羅沙 韓潔 顧瑞珍)7年2.42萬億元,研發投入占GDP達到1.98%——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關于國家財政科技資金分配與使用情況的報告時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他坦言,我國財政科技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存在諸多問題。 一邊是數額巨大的科研投入和數不勝數的科研項目,一邊是不盡如人意的學術和技術創新成果。在投入產出的背后,究竟反映了哪些問題? 資金投入巨大,創新成果不顯 2013年度諾貝爾獎近日陸續公布,中國科學家再次榜上無名。而我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勵中代表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3年來已有9次空缺。 獎項空缺的背后,凸顯我國基礎研究的短板。 5%,是全國人大一份調研報告中標出的我國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占科研總經費的比重。 與此對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姚建年提出了經合組織的最新數據:美國是18.97%,英國是11.29%,韓國是18.18%,日本是12.27%,俄羅斯是18.10%。可見,國外科研投入比例明顯較高。 “基礎研究是提升原創能力,實現可持續創新驅動的根本。”姚建年說,我們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遲萬春表示,如果將相當的精力投放到來錢快的項目上,沉下心來搞基礎研究的人數比例就會逐年下降。 我國科技論文數量很多,但是質量并不樂觀。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統計顯示,我國每篇國際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平均6.92次,而這一數據的世界平均值為10.69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0-23]中央財政累計對西部財政轉移支付8.5萬億元
- [ 10-23]河北邯鄲治理秸稈焚燒:以罰代管 罰款進個人賬戶
- [ 10-22]審計長:債務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財政問題
- [ 10-21]河南一貧困縣豪華辦公樓扎堆 學校宿舍如“難民營”
- [ 10-21]分析稱深化財稅改革需建構科學合理央地財政關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