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訪華獲“不尋常待遇” 兩國握手世界注目
www.fjnet.cn?2013-10-24 08:12? 呂鵬飛 李珍 蕭達 紀雙城 青木 胡錦洋 甄翔 李淵 玉鵬?來源:環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德里-北京,加爾各答-昆明,班加羅爾-成都。”《今日印度》以此為標題報道說,這是23日決定締結的三對友好城市,是辛格訪華的成果之一。當天,印中雙方在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小范圍和大范圍磋商后簽署了9個協議或備忘錄。《今日印度》的另一篇文章稱,所有問題都放到臺面上,除“阿魯納恰爾邦”人員赴華簽證問題外,雙方還將討論貿易不平衡、跨境水資源共享等問題。《印度教徒報》說,正如預期的一樣,雙方并未達成放松簽證程序的規定。中方對此很積極,但印方因中方給“阿魯納恰爾邦”兩名射箭比賽運動員發“另紙簽證”產生的爭議而態度消極。 對于辛格來說,這是年內他和李克強第二次會晤,《印度教徒報》報道說,這反映出兩國戰略關系的重要意義,而雙方達成的協議將為發展兩國關系注入新的活力。 23日下午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會面后,辛格在李克強的陪同下游覽了故宮。兩人在太和殿前握手合影留念,參觀過程沒有清場,兩人向在場的游客揮手致意,李克強向辛格提議去到游客中間與他們合影。晚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臺會見了辛格。習近平就中印關系提出四點建議。一要推動中印關系同國際大勢相結合,增進戰略互信。二是推動中印關系同各自發展需求相結合,深化務實合作。三要推動中印關系同兩國復興進程相結合,妥善管控分歧。四要將中印關系同振興東方文明相結合,擴大交流對話。、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印度總理此行受到“特殊而不尋常的待遇”。在日本《讀賣新聞》看來,這是在“秀”兩國親密關系。《產經新聞》認為,辛格訪華是“中國導演的旨在分化日美印的一次演出”。 不過,印度媒體更在乎印中邊境安全這塊“心病”。辛格訪華過程中,印度輿論施壓的態勢一直不減,印度反對黨還呼吁辛格不要“服軟”。《印度斯坦時報》稱,最近一系列事件降低了對辛格訪華的預期。北京注意到印度與美國和日本軍事關系的加深并進行了評估,此外,印中在雅魯藏布江水源利用上也出現分歧,中國在江上建了很多水電站,影響了印度人的生活。法國廣播電臺稱,今年兩國士兵在喜馬拉雅山區發生小規模摩擦,導致兩國政治高層的擔憂。兩國高層都希望通過建立更完善、更透明的溝通機制,避免在邊境巡邏中發生“進一步誤解”。這是促使兩國領導人此次簽署相關邊防協議的動力所在。《印度時報》認為,辛格與李克強周三會晤中擺到桌面上的最具政治重要性的就是邊防合作協議。 23日印中邊防合作協議的簽署是印度媒體報道的焦點。印度國防秘書馬瑟和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孫建國簽署了4頁紙的合作協議,該協議的10條規定旨在保持4000公里長實際控制線上的和平、安全和穩定,同時重申任何一方都不得針對另一方使用武力。協議還規定在兩軍之間建立熱線電話,并在一旦沖突發生時,彼此間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印度《第一郵報》稱,這份協議十分“關鍵”,《印度快報》則將邊防協議稱作“里程碑式的進展”。在和李克強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上,辛格說,印中一致認為,和平與安寧的邊境始終是兩國關系發展的基礎,雙方將關于印中邊界問題的磋商推向公平、合理和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是兩國的戰略基石。 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兩國朝著回避沖突的方向簽署協定成為培養相互信賴的第一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中心主任趙干城23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次辛格訪華的成果應該用“豐盛”二字來形容,尤其是中印邊防合作協議的簽署對于兩國邊境地區和平穩定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畢竟邊界安全問題一直困擾中印兩國,從長遠來看關乎到兩國的和平與安寧。趙干城認為,總體上來看,從工業園區到水資源等合作都得到落實,也體現出辛格此次訪華對中印關系的提升是全方位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4]辛格訪華增強互信 能否紓解雙邊困境還需積累
- [ 10-24]辛格獲歷史性機會印媒興奮兩國領導人“大禮包”
- [ 10-24]英28歲女子濫用類固醇藥物變身"施瓦辛格"
- [ 10-24]李克強陪同辛格參觀故宮 主動與游客握手攀談
- [ 10-23]李克強與印度總理辛格共同會見記者
- [ 10-23]習近平會見印度總理辛格
- [ 10-23]張德江會見印度總理辛格
- [ 10-23]中印欲卸數十年歷史包袱 除了合作別無他法